日期:2019-10-29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月16日至18日在京津冀三省市考察并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展示协同发展成效,特别是今年以来,三地推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北京新的“两翼”建设、构建上下游产业链、创新链、园区链等方面所取得的积极进展,京津冀三省市协同办再次联合在科博会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展区,通过沙盘、视频、缩微模型等多种形式立体化、多角度总结展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五年来的成效。同时,在科博会期间,利用科博会平台举办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对接推介会,宣传推介三地代表性园区和企业,并集中签约一批产业合作项目。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展区
(一)基本情况
展区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成效综述、三地代表性项目展示和重点领域成效展示等三个部分,共有50个产业园区和项目参加展示。
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成效综述区域,主要从总体上介绍五年来京津冀三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携手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
二是三地代表性项目区域,通过图文展板、微缩模型、规划沙盘等形式展示京津冀三地推进协同发展的代表性项目。北京重点展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关情况,比如,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累计达2.25万件。“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扎实开展,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累计3013家,疏解提升计划内市场和物流中心累计751个;全力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情况,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区“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开工建设,4所学校和5所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已经启动,10余家市属国企主动参与服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京雄城际铁路北京段试运营,京雄高速公路力争年底开工建设;以及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成效,市级机关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涉及35个部门、165个单位。城市绿心完成千亩示范区主体绿化建设,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年底前开工建设。按照“四统一”原则,推进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举办本市与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共签约项目52个,意向投资额337亿元,正在持续落地。
天津市重点展示的是天津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关情况以及天津市16个区的产业合作园区以及代表性项目。比如,天津市滨海新区管理经济技术开发区等5个国家级开发区,依托京津冀,建设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发挥中关村品牌优势,建设科技新城,已签约落地一批北京优质项目。
河北省重点展示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配套完善、承载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协同创新和产业合作平台。比如,河北省首个“主营业务超千亿”科技园区——石家庄高新区建设京津冀产业协作示范园、北京国械堂医疗器械产业园等,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项目转移转化;正定县(正定新区)搭建产业承接平台,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明珠商贸城整体承接北京服装产业链疏解,已承接北京10000余商户、4000余生产加工企业。
三是重点领域成效展示区域,通过沙盘、视频等形式展示产业对接协作、交通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领域取得的成效。比如,产业领域,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园区成立以来,新增注册企业1270家,注册资金124.57亿元,来自北京企业280余家。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区和廊坊市共同成立的北京亦庄•永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累计共签约项目50个,总投资约800亿元,涵盖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等产业板块。总投资74.5亿元的北京现代第四工厂项目在沧州投产,实现了“一个工厂带动一个产业基地”,带动就业2000多人。在重大产业合作项目带动下,2015-2018年北京到津冀投资的认缴出资额累计超过7000亿元。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超过7800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达900多亿元。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方面,大气污染治理持续加强,2018年京津冀区域内13个主要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约48%。交通一体化建设方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9月25日正式投运,京台高速、京秦高速、首都地区环线(通州-大兴段)相继建成通车,市域内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面消除,连接北京通州与河北燕郊的燕潮大桥已于今年3月29日正式通车,环北京“半小时通勤圈”覆盖范围逐步增大,京津保1小时交通圈顺利实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提升,持续推动北京与河北廊坊、张家口等五市医疗卫生合作,16家市属医院已与河北26家医院共同开展31个合作项目。全力筹办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冬奥会场馆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北京市加强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助力河北张家口、承德、保定三市23个贫困县(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展区特点
一是在整体布局上,突出“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整个展区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成效综述、三地代表性项目展示和重点领域成效展示等三个部分。京津冀各自区域重点突出三地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代表性成效,同时又在综述和重点领域成效展示部分,展现三地优势互补、工作“交圈”、合作共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的新成效。
二是在展示内容上,突出“新颖”。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区“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作为雄安新区启动区第一批启动建设的公共服务与民生保障项目,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本次展示,“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沙盘首次亮相,更加立体地展示项目的布局和设计理念。
三是在展示方式上,注重“互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展区将京津冀产业合作的成果及三地产业发展的代表性项目搬进了现场。比如,河北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可实现辅助智能教学的可乐机器人,天津的空客A330、中国的造岛神器天鲸号都在这里,进行现场互动,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三地协同发展的成效。
二、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对接推介会
2019年10月25日下午,由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天津市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北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对接推介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会议推介了一批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并举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项目签约仪式。
本次项目对接推介会的主题是“创新共融 协同发展”,旨在利用科博会这一平台,加强对京津冀三地重点平台的宣传推介,更多的运用市场化手段提升协同发展水平,更好的发挥北京辐射带动作用,促进资源要素在更广阔空间内合理布局、优化配置,引领创新链、产业链、资源链深度融合。
推介会推介了一批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并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协同创新平台、现代制造业平台、服务业平台、市场化枢纽型中介组织五大类型共24家园区和单位进行了展示,并由各类型代表现场发言,进一步树立了相关平台和企业的品牌。
随后会议举行了三地相关项目的签约仪式,本次签约项目达52个,涉及智能制造、大数据、节能环保、医疗健康等领域,计划投资额149.12亿元。其中,天津与北京签约项目27个,计划投资额59.84亿元;河北与北京签约项目25个,计划投资额89.28亿元。这些项目的签约为加快构建分工合理、协作有序、上下游联动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提供了坚实支撑。
未来,京津冀三地协同办将对各平台进行跟踪考核、动态调整,同时对重点平台在宣传推介、政策试点、资金倾斜、招商对接等方面提供支持。同时为确保本次推介会签约项目落地实施,下一步相关政府将为前来投资的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精准服务,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京津冀三地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合作共建”原则,以项目对接推介会为契机,继续搭建市场化合作平台,健全常态化对接机制,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有益经验。
2019年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对接推介会
签约仪式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