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改革专栏 > 京津冀协同发展 > 媒体报道
大运河京冀段预计6月实现旅游通航

日期:2022-06-11 来源:北京工人日报客户端

近日,北运河杨洼船闸基本建成,大运河京冀段预计6月实现旅游通航,届时将实现两地航道互联互通。

北运河位于京杭大运河的北段,北京段共设甘棠船闸、榆林庄船闸和杨洼船闸。去年北京段通航时,前两座船闸已经建成投用,只剩杨洼船闸。杨洼闸位于京冀交界处,原杨洼闸为2008年改建而成,主要作为“水闸”起到防洪和调控水位,维持河道常水位,保障河道安全及景观水位需求。为实现游船贯通,北运河杨洼船闸在杨洼水闸南侧开辟航道,新建杨洼船闸。

杨洼船闸布置于河道右岸滩地,以“杨洼千帆”为设计主题,重塑古时北运河槽船穿梭、商贾繁茂的盛景的同时,寓意北运河重焕活力、通州副中心千帆竞发、熠熠生辉的光辉未来。船闸连接京津冀,是运河进出京通航门户船闸,北京与河北在下游分界。船闸地处西集生态休闲小镇,设计营造生态休闲、郊野自然的滨水空间。

北京市水务建设管理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杨洼船闸是一座双线船闸   ,主闸室10米宽、65米长,上下游各有两扇人字形的闸门。船要从北京驶向河北,先开启北端的人形闸门,在65米长的闸室中,水位平缓下降2.4米,直到水位与河北段完全一致,下游的人形闸门打开通行;相反,如果船要从河北驶向北京,先开下游人形闸门,水位缓慢上升2.4米后,与北京段一致后,上游人形闸门便打开。

“整个时间最长不超过14分钟,游客静止等待的时间大约7分钟,尤其在水位上升、下降段过程中,采用分散型输水廊道,也不会感觉到明显的颠簸。” 该负责人说。

据悉,2019年12月《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和《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五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2年)》正式发布,为北京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定调,其中推进河道水系治理、开发重点游船通航河道也是重点领域之一。大运河文化带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均与河道密不可分,特别是北运河通州段实现游船通航,以游船线路串联展示大运河文化生态价值。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本着“塑造运河生态景观,建设美丽运河”的要求,通过温榆河综合治理工程、北运河综合治理工程等提高了河道防洪排涝标准,同时根据不同河段景观特色,系统绿化大运河两岸,增彩延绿,提高重要河段和节点景观水平,营造步道、绿道融合连通的文化景观廊道。

“大运河京冀段通航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体现。通航后,将给市民提供一个旅游休闲新去处,也将有利于推动京冀两地河道沿线文化、休闲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最后说。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