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改革专栏 > 聚焦2019北京两会 > 媒体报道 > 人大政协代表说
学有所教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日期:2019-01-17 10:58 来源:北京日报

  昨天晚上,市人大代表许昕、臧美华,市政协委员麦峰、沈琳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讲述履职经历,建言“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基层医疗水平应继续提高

  市人大代表许昕是北京中医医院妇科学科带头人,她一直关注着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

  “2018年,一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增长近30%。但是三级医院门急诊量减少8%。”许昕说,“这说明分级诊疗有了效果。最近两年,基层卫生服务诊疗量增加2000万人次。”

  一增一减,“看病难”正在缓解。“基层医疗水平必须要跟上,接得住从大医院转诊来的患者。”许昕代表说。

  许昕代表的建议正在推进中。市卫健委表示,今年将全面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实施先诊疗后结算。同时,服务各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友善医院覆盖面将达50%以上。

  建立养老服务志愿互换平台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持续加剧,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日益增加,同时养老服务人员匮乏现象日益突出,怎么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照护服务需求?66岁的市人大代表臧美华建议建立养老志愿服务互换平台。

  臧美华说,希望政府能支持建立权威的养老服务平台,将各种劳动划分为不同类型,根据其价值量大小赋予不同权重,再进行换算。同时,加强对志愿者的专业化培训,依托平台成立志愿者服务培训机构,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水平。

  让安置房家庭享受优质教育

  市政协委员麦峰是西城区黄城根小学校长,如何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的推进,我们应该考虑如何让定向安置的家庭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麦峰说,“西城区有11个学区,我建议应该在疏解定向区域成立第12个学区。家长学生不用跑了,优秀学校直接来了,不仅要挂牌,更要实质办学。”他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得到提升。”

  建设生命全周期健康管理体系

  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建议建设北京市生命全周期健康管理体系,“人从孩童时期到老年应该有一个完整的生命健康管理系统,从儿童、青少年时的生理卫生教育到养老,需要整体考虑。”

  沈琳说,建设生命全周期健康管理体系,要从童年时期的卫生教育抓起,居民的健康服务必须依托相应的单位机构来开展,“而社区就是最小的单位。”沈琳建议,要建立乡居卫生(健康)管理委员会,以此为抓手,深入社区,了解居民对健康卫生方面的需求,作为建设全周期健康管理体系的基础。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