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1-17 10:50 来源:北京晚报
高一轩委员
赵亚洲委员
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是北京功能疏解和城市治理的重点区域,北京市政协高度重视“回天地区”发展。去年9月,市政协将“推进超大型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年度协商计划重点议题,众多市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其中。在正在召开的“两会”上,许多市政协委员也提出了相关提案,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治理等方面为“回天地区”建言献策。
高一轩委员
建议提升“回天地区”便民商业网点品质
市政协委员、京投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一轩针对“回天地区”便民商业网点设施过于陈旧、商业网点布局过于分散、缺少中高端业态等问题,提出建设改造和升级高品质商业网点的建议。
几个月前,高一轩发起了一场关于回龙观地区基础商业配套和服务设施的市场调研,并对当地居民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问题全部来自“回天三年行动计划”中有关养老、交通、教育等17项重点工作,“我们就直接拿着这些问题问居民,你认为你最着急的是什么?”最后收回的388份问卷统计出的调查结果让高一轩有些出乎意料,“我以为居民最关心的肯定是教育和医疗,结果问卷调查中50%以上的受访者关心的是商业服务设施,尤其特别关心商业服务设施的品质问题。”
高一轩调研发现,“回天地区”现在的商业形式大多以偏低端的卖场型商业中心、传统综合百货和超市为主,在受访者当中,对于“回天地区”目前商业形态的满意率不足20%,综合性差、老旧过时、档次不够是普遍反映的问题。
“为什么居民会反映这些问题?其实这和居民的构成有很大关系。”高一轩以回龙观为例,该地区的居民除了本地回迁居民之外,主要由上地、中关村产业园的高科技从业人员、创新创业人员、海淀高校教职工等组成,人口年龄结构偏轻、通勤距离较长、收入处于上升期。“因为受年龄和学历等影响,他们对生活品质有一定的追求。我问他们,到底回龙观哪儿不好?他们普遍认为很多商业设施太过老旧,感觉还停留在上世纪。”
在其中一项调查中,高一轩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住在回龙观地区的居民中,只有一半会在“观里”消费,而另一半会到回龙观以外的区域消费,而且单次消费的差价在500元至2000元不等。“这就意味着,回龙观地区的消费需求被外溢了。”高一轩说,消费需求的外溢说明这个地区商业服务供给和需求之间已经不匹配了,这明显不是需求侧的问题,而是供给侧的问题。居民普遍渴求区域内有更好的商业服务体验,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能实现“住得起、留得下、买得到、玩得好”的商业和服务需求。因此,对于“回天地区”来说,提升商业服务设施的品质迫在眉睫。居民都需要哪些高品质的商业服务设施呢?在高一轩参与的调研当中,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 “布局高品质综合商业、书店、剧场、影院、图书馆等品质类生活设施”是最需解决的问题。
高一轩在提案中建议,首先,政府应统筹考虑“回天地区”商业服务设施的品质,新建设的商业网点需摆脱传统、低端的商业现状,同时增加不同种类的文化娱乐设施,营造文化氛围,满足居民精神生活的需求与期待。
其次,高一轩建议政府结合“互联网+”理念,通过传统经济模式与新经济模式的有机结合,在线上和线下营造良好的体验与服务。
第三,他还建议政府充分考虑网点分布的合理性,“应该科学规划网点的规模和距离,并与业态进行有机组合,才能最大限度实现大体量综合性商场与大型社区商业网点的协同效应。”高一轩说,政府还应该强化“回天地区”商业网点的停车设施建设,“居民经常是看得见商场,却怎么也进不去,因为找不到停车入口,或者就是停车设施不太合理,开到了地方却停不下来。”
最后,高一轩还建议政府引导资金与品牌资源分配,发挥政府集中招商引资、 规划商业布局的整体效应。高一轩认为,政府集中招商既能统筹规划,又能降低成本和招商引资难度,还可以通过与公司合作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和公司的投资风险,实现资源合理分配。
马上就访
今年将新增便民网点35个
针对高一轩委员的提案,记者与市商务委和昌平区发改委取得联系。相关负责人回应,自“回天三年行动计划”发布至今,相关部门在“回天地区”生活性服务业网点建设方面一直在努力弥补业态不足,提升服务水平。“回天地区”共有回龙观镇、霍营街道、天北街道、天南街道、东小口镇等5个镇街,社区106个,截止到2018年11月底,共有便民商业网点1375家,其中蔬菜零售、便利店、早餐、洗衣、美发、家政、洗衣7类便民商业网点1204家。蔬菜零售网点已经达到每个社区2家以上的目标,基本便民商业网点功能实现全覆盖,网点连锁化率约65%。
今年,“回天地区”还将新增生活性服务业便民网点35个,实现便民网点功能全覆盖,连锁化率力争达到45%。市商务委和昌平区今年将重点支持“回天地区”便民网点的规范和提升,鼓励传统商业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品质;大力引进品牌化、连锁化生活性服务业企业,促进“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大引进京东、苏宁等品牌电商的力度,支持“苏宁小店”、“京东7FRESH”、“便利蜂”等品牌电商的线下便利店在昌平落地,促进品牌电商新零售业态与社区商业实体相结合。同时市商务委还将联合昌平区在“回天地区”打造一至两条商业示范街区,联合品牌走进“回天”,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多样需求。
赵亚洲委员
先天规划不足问题可以靠“更新修补”来解决
回龙观、天通苑两个超大居住区,是二十世纪末本市为疏解老城区人口,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采取的有效措施,为短期内快速大量解决中心城区棚户居民和无房居民的住房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当时在规划设计上缺乏长远考虑,加上规划实施和建设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规划不完善产生的结果,造成了“回天地区”生活不便的难题加重。
市政协委员赵亚洲说,“回天地区”存在交通路网不匹配出行难、医疗资源不配套看病难、教育资源匮乏上学难、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购物难,“行动计划”确定的任务与“回天地区”急需解决的问题高度匹配,可以说问题抓得准、政策施得好,可谓是正当其时。同时赵亚洲认为,“行动计划”出台后,实施就成为了关键。为此,民建北京市委进行了认真研究后提出了城市修补路径。
“城市更新修补理念起源于二战后欧美城市对不良住宅区的改造,是城市发展理念的更新,也是一项长期的大规模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城市更新、环境整治、城市设计三个方面的内容。”赵亚洲委员解释说,结合城市修补理念,落实“行动计划”,民建市委提出了四点建议。
首先,建议探索在立体方向混合使用。可借鉴国内外大型居住区的经验教训,通过修订“回天”空间规划,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提升其整体质量。“鉴于‘回天地区’资源有限、高密度等特点,可以引入立体城市概念,探索在立体方向混合使用的可能性,将居民必需的一些商业设施化整为零,引进大品牌,实行小规模、多网点经营。”赵亚洲介绍说。
其次,建议拆除围墙,开放垄断设施和空间。赵亚洲说,政府可以拆掉不必要的围墙,减少内部堵点,科学利用道路设施,还要扩大绿地,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公共健身、休闲娱乐等用地,将“回天”打造成高密度居住绿色空间修补示范区。同时,还要开放垄断设施和空间,发挥现有公共设施、公共资源的最大效用。比如,可以通过统一经营管理公共服务设施,利用社区居民与企事业单位、组织机构在时间、空间的错位,开放、互换或有偿使用各自垄断的服务设施和空间,探索建立共享机制,发挥现有服务设施和空间的最大效用。
第三,建议提高智慧社区建设水平。赵亚洲说,“回天地区”存在的问题,既有“先天规划不足”的原因,也有时代发展变化的缘故,所以需要综合发力,整体推进才能事半功倍。建议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手段,打破信息壁垒,全面准确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深度应用,提高智慧社区建设水平。
郑实委员
应充分利用既有地下空间
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市委城建委员会主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实建议,针对“回天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提出系统整体的公共服务补充建设规划,创新可持续发展模式。针对建设用地不足的问题,郑实建议充分利用既有住宅地下空间,尤其是腾退后闲置的住宅地下室。“这些地下室可以作为社区管理、老年活动室、文体设施、小菜市场等,但需要突破一些现有政策。”郑实说,如果将地下空间利用起来,需要考虑突破《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以及设计规范中的对这些功能用房设置于地下室的限制规定,通过增设通风、电梯等技术手段改善地下环境条件和智能化水平。
郑实表示,地下空间还可被用做租赁仓储设施,这不仅对本社区,也可以对外提供服务,“但这也需要界定住宅库房对外使用的防火规范限制。”郑实建议在采取有效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基础上,通过市级层面进行协调,结合推行小街区制,实现地下资源对外共享使用,“这对于全市也具有很现实的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