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改革专栏 > 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五年行动计划 > 媒体报道
绿色宜居,在回天享受品质生活

日期:2022-05-19 09:36 来源:微信公众号“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回天地区历经20多年的发展,绿地、街道等城市公共空间已不能完全满足地区居民对城市品质的要求。同时,人口规模大、密度高,人均公园绿地、活动场地不足。

《回天地区控规》用少量新增带动整合存量资源,通过见缝插绿、三维增绿、住宅提质、楼宇提质等策略,补充绿色空间、提升空间品质。

一、串联拓绿,推动奥北森林

公园建设,构筑中轴底景生态绿廊

规划腾退安置中轴线北延长线范围内村庄,将霍营公园等6处公园相互串联,建设万亩奥北森林公园,南接奥森公园、北接未来科学城生态绿心,形成中心城北部的生态绿楔,构建城市通风廊道,打造回天居民城市会客厅。

奥北森林公园位于回龙观和天通苑超大型社区之间,规划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是北京中轴线向北延伸的重要生态枢纽,是服务回天居民的重要大型绿色空间。建设布局为“南动北静,东水西道,四区十园”。“南动北静”指公园整体从南至北、动静过渡的空间格局,“东水西道”指纵贯公园东、西部的天通河和42公里绿道,“四区十园”指4片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和10个特色不同的“园中园”。

二、见缝插绿,建设口袋公园

实现5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

利用闲置空间和腾退空间,见缝插针建设口袋公园,人均规划绿色空间20平方米。在不影响生态功能的前提下,探索利用生态空间补充社区休闲场地、室外活动场地、体育健身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合理设置垂直绿化与屋顶绿化,全面提升三维绿化效果,通过优化植物配置提高绿色空间心理舒适度。

【回天实例】近期,回天地区正在利用疏解腾退空间、规划公共绿地、非建设空间建设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共涉及5个地块,总用地面积约3.3万平方米,分布于昌平区回龙观街道、东小口镇,建成后将有效织补回天地区绿色空间体系,点亮百姓生活。

三、住宅提质,

持续推进老旧住宅条件改善

根据建筑生命周期和老旧住宅动态监测评估情况,统筹制定改造计划与方案,提升住宅品质与环境质量。住宅品质方面,对老旧小区的建筑进行修缮,更新维护老旧管道,进行适老化改造。环境提升方面,对小区整体建筑风貌进行统筹设计;优化小区内部道路交通系统设计,补充停车位和电动车充电桩;精细化设计景观环境,优化建筑和环境色彩。

【回天实例】近期,重点对80-90年代建设的小区进行改造提升,如太平家园小区、慧华苑社区、金达园小区等。

四、楼宇提质,

推进低效楼宇自主更新改造

实施现状楼宇改造,推动功能及产业升级,引入专业运营商进行楼宇管理和运营,提升楼宇经济活力。通过立面改造实现风貌更新,与街道空间统一设计,带动周边城市公共空间提升,促进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性、可达性和趣味性。通过降低能耗的绿色技术手段改造后,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案例借鉴】万科时代中心通过改造,盘活老旧商务写字楼,同时带动提升了毗邻的望京小街等区域的公共环境,将老旧商业更新为宜居、宜商、宜业的时尚活力新街区。

五、街道提质,

推进街道空间环境的改造提升

推进街道空间环境的改造提升,打造充满活力、品质生活的街道空间。深化重点街道规划研究,从道路断面、慢行环境、无障碍系统等方面进行更新改造,保障街道安全;丰富街道植物搭配,对街道家具进行精细化设计,全面提升街道空间品质及服务水平。
       

【回天实例】某街道改造案例:合理利用道路红线内空间,在保证充足绿化隔离空间的同时拓展慢行空间,提升步行和非机动车系统连续性;运用多种植物搭配改善绿化效果,提升街道空间舒适度;合理调整自行车停车空间布点;进行多箱并集、多杆合一的设施整合,净化人行空间,提升街道景观品质。

《回天地区控规》综合考虑居民需求紧迫度等要素,统筹生成近期项目,通过规划引领项目有序落地。近期,霍营公园、42公里骑行绿道先后投入使用,育知西路等慢行系统二期、奥北森林公园一期、公园悦府小区东侧社区公园等多处品质提升类项目先后开工建设。规划引领,多方共治,回天地区的城市品质正悄然提升!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