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绩效任务

政务公开

市发展改革委2023年度绩效管理工作总结

日期:2024-01-19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发展改革委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精准主动抓好经济运行调度,全力推动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经济在固本培元中持续恢复向好。

一、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创新完善协同工作推进机制。全力支撑制定《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意见》,形成26项措施100条具体任务。建立完善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常务副省(市)长联席会、京津冀联合办、专题工作组等四个层面推进机制,服务保障在京召开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推动三地共同组建京津冀联合办以及交通、产业、创新、毗邻地区等15个专题工作组,形成“要事有统筹、任务有督办、落实有专班”的工作体系,推动省市间合作走深走实。

有序推动疏解非首都功能。主动为首批疏解央企做好服务保障,支持标志性疏解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扎实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一般制造业疏解提质111家,推动完成全市创建“基本无违法建设区”三年行动目标,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校本部实现开工,朝阳医院常营院区、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二期)等完工投用。深入实施核心区控规新一轮行动计划。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增强疏解内生动力,严控北京非首都功能增量。

加快推进“两翼”联动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若干政策措施意见。雄安新区“交钥匙”学校开学迎新、医院项目开诊试运行,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揭牌运营。城市副中心框架有序拉开,“三大建筑”投入运营,加快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深入开展毗邻地区对接协作,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执委会挂牌成立,理事会、执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连续五年举办项目推介洽谈会,意向投资额超1500亿元,编制实施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房涿涞地区共同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平蓟三兴合作日益紧密,延怀赤、密云、怀丰等地区加大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水源协同保护力度。

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支持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更好发挥平台作用,推动绘制氢能等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举办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和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谋划建设京津冀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唱好京津“双城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增注册企业860余家,举办京津产业交流合作对接洽谈会、联合招商推介会,京津百余家企业现场对接,签约合作项目41个,意向投资额超270亿元,推动两地相关部门签订7个专项合作协议,开通天津港至北京大红门海铁联运班列。

推动重点领域协同不断提速。京雄高速公路年底将全线通车,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工程主体工程完工,津兴城际铁路开通运行,京津冀通勤定制快巴已开通燕郊、大厂、香河、固安、廊坊市区及武清6条主线、共36条支线,客运量超100万人次。京冀签订官厅水库上游永定河流域水源保护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编制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京津冀和雄安新区推出234个“区域通办”事项,三地发布第一批165项资质资格互认清单,自贸试验区推出179项“同事同标”政务服务事项。数千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异地就医门诊、住院费用直接结算,三地全面取消异地就医备案。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聚焦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印发实施平原新城、京西地区2023年工作要点、城南行动计划2023年重点任务清单和重点项目清单、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任务计划等政策。城南形成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回天地区回龙观体育文化中心投用,辐射周边40余万人。首钢怡和合作项目开工建设,科幻、互联网3.0、航天航空等产业加快发展,京西矿区纳入国家独立工矿区政策支持范围。农业中关村总体框架基本形成,持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发布全国首个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核算及应用指南,落地全国第一个VEP探索项目。

(二)攻坚克难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全面加强经济运行综合调度。印发实施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行动方案等政策,搭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平台,加强相关部门、各区系统相关功能整合和数据汇集,按旬编报经济旬报,逐月汇报经济运行情况及调度部署建议,服务市委市政府高位高频调度,建立各区常态化沟通和诉求解决机制,市区合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完成,2023年前三季度GDP增长5.1%。

发挥重大项目投资支撑作用。印发加快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创新实施促投资真抓实干奖励,狠抓投资调度服务和重大项目建设,重大项目储备库总体保持“开一备三”,持续推进投融资改革,1-11月投资同比增长5.3%。推动2个基础设施REITs项目成功发行上市。做深做实重点项目融资对接,发布116个有融资需求的市区重点项目,九成项目融资需求得到满足或正在推进贷款审批手续。

努力推动消费逐步恢复。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制定实施“双枢纽”国际消费桥头堡建设2023年任务清单、促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消费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消费活力稳步提升,1-11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4.2%。服务保障城市运行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京东平谷智能产业园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一批物流头部企业入驻基地推进高标仓储设施建设,物流基地运营机制持续优化。

(三)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制定实施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23年工作要点,统筹协调调度48项年度工作、112项重点项目。研究制定首台(套)综合性支持政策,强化首台(套)技术研发、产品产业化、示范应用、保障服务力度。加快建设怀柔、昌平等国家实验室,29个“十三五”科技设施平台基本完成竣工验收、进入高效运行新阶段,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装置等“十四五”重大项目加快布局落地。着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全面入驻,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整建制迁入。

大力发展高精尖产业。加快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出台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出台本市推动两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试点示范认定办法及支持政策,认定市级示范园区5家、试点企业35家,举办8场企业交流会。出台腾退低效产业空间改造利用支持政策,支持金科新区、隆福寺、南中轴、怀柔科学城等重点产业承载区建设。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美团、滴滴等7个投资案例入选国家典型投资案例。小切口分类推进专业服务业细分领域发展,联合印发促进广告业、人力资源服务业等措施。

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印发实施《北京市2023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完善“常态化调度+重点专项服务”协调推进工作机制,统筹推动122项任务有序落实。完善本市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建设,印发可再生能源替代、标准计量体系等26项双碳重点领域实施方案和保障方案。持续推动“绿电入京”,推进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及支持政策以及全面推进新能源供热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完成《<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利用条例>立项论证申请报告》,2023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量预计超过300亿千瓦时。持续推进农村剩余地区煤改清洁能源,完成103个村3万户农村居民“煤改电”工程。促进循环发展和清洁生产,支持北陆药业京津冀清洁生产伙伴计划试点项目建设。积极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北京市创新型绿色技术推荐目录已累计推荐90项绿色技术,涵盖能源节约、大气污染防治、减碳固碳等10余个重点领域。核定出台第三监管周期输配电价,出台政策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机制。

(四)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出台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意见,基本完成6.0版改革任务,累计完成62个“一件事”集成办事场景建设,在40个行业推行“一业一证”改革,“6+4”一体化综合监管试点场景扩充至50个。完善“服务包”机制,积极解决企业诉求。全面完成京津冀营商环境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53项协同改革,组建京津冀营商环境协同专题工作组,包括商事制度、监管执法、政务服务、跨境贸易、知识产权5个重点领域专项小组和工作组办公室,成员包括三地84个相关单位。制定出台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实施方案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行动方案等政策,印发统一大市场建设重点任务清单,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部门协同长效落实机制,健全典型案例通报约谈和问题整改机制。开展妨碍统一大市场建设自查自纠专项督查,着力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开展人才创业险、促进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等政策研究,建立PE/VC被投企业服务机制,优化股权投资发展环境。深化破产制度改革,推动各部门建立健全29项工作机制,出台38项配套制度文件。通过信息共享推动集成服务,将破产信息查询窗口扩展至各区政务服务大厅,集中查询9个领域信息。

持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定实施“一带一路”年度工作要点、推动“冰雪丝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全力做好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服务保障,高标准做好成果统筹,推动本市2个项目纳入峰会成果清单,5个项目在地方合作分论坛签约、占比三分之一。积极争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2.0版方案170余项重点任务落地,推动生物医药等领域开放政策在京先行先试。主动推动大众汽车与地平线公司合资项目落地。深化与新加坡淡马锡资源对接,推动北京首家外商独资医院获批,跟进淡马锡与北京金控集团开展绿色金融合作。举办跨国药企投资合作圆桌会,持续开展中欧合作案例地区交流,更好服务外资在京发展。

(五)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切实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获批,全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1172公里。研究提出打造国际性交通枢纽城市,谋划推动“八站两场”高质量发展。开展停车设施建设发展研究,多渠道增加停车供给,指导市公交集团制定通学定制公交票制票价,助力构建首都中小学通学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体系。深入贯彻接诉即办条例,全委办理信访事项1159件、市民热线诉求735件,接诉即办工作持续46个月在市属单位排名并列第一。

增强城市运行保障能力。电力设施能力持续增强,加快实施CBD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柴务、农学院等一批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燃气管网设施能力显著提升,建成城南末站、平谷门站,全市累计建成接收门站12座。新增供热能力522兆瓦,城市热网供热能力达到11366兆瓦,“十四五”规划新增调峰热源项目已全部建成。

优化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制定出台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围绕回天、房山长阳等区域补充学位,领秀慧谷九年一贯制学校等一批学校投用,围绕“三城一区”等产业功能区推进17所优质校建设,第一实验学校等优质校投用,第四实验学校开工。推进10所基层综合、专科医院建设,怀柔医院二期投用,支持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补缺提质建设,推动北京高博医院建成投用。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累计发展养老助餐点1757个。积极推动本市培训疗养机构改革,44家纳改机构陆续完成资产划转、人员安置、编制调整,首个培训疗养机构转型普惠养老示范项目北京康养·颐寿嘉园投入运营。落实价格补贴联动机制,扎实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研究制定托育收费管理政策,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六)全力以赴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增强城市发展韧性

全力抓好“23·7”灾后恢复重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首善标准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锚定“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目标,编制形成“1+6+3”规划体系,引领受灾地区灾后恢复重建。组织20余家部门和各区进行项目联审、集中办公,简化应急项目审批流程,推进项目开工157个、总投资341亿元,整体报送增发国债项目821个,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返乡居民安心过年、汛期安全度汛。携手津冀研究完善全流域防洪体系,梳理恢复重建项目特别是跨区域跨流域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支持,提升京津冀地区防灾减灾能力水平。推动10个平原区与门头沟区、房山区共29个山区乡镇(街道)开展结对帮扶。助力灾后污水设施重建,明确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执行居民生活类价格。加快建设清河老河湾生态治理工程、北台上等7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批复温榆河生态治理项目,持续完善城市防洪排水体系。持续推进核心区供排水管网消隐改造、中心城区雨污水管线混接错接治理,加快提升城市内涝防治能力。

不断提升安全发展水平。深刻汲取“4·18”火灾事故教训,完善安全隐患防治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方案,支持平谷区创建国家“平急两用”发展先行区。持续提升城市韧性水平,完成供热管线老化更新改造1008公里、城市燃气管线更新改造383公里。构建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快推进能源应急储备,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一期工程投产。推动温泉水厂厂站主体开工建设,完成朝阳区等4区供水管网完善二期工程,全力保障供水安全。

二、效能管理工作情况

(一)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法治建设,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圆满完成2023年度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组织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推动建立市发展改革委行政规范性文件库,严格开展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公平竞争审查,确保依法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妥善处理行政诉讼复议案件。全市发展改革系统完成全年执法任务。

(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务服务效能持续优化

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办件数据与“好差评”数据汇聚工作,进一步提升数据事项覆盖率、数据关联度及一致性等数据汇聚水平。按照《北京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3年版)》,完成市发展改革委行政许可事项梳理工作。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子项承接工作要求,梳理内部业务,做好“应接尽接”工作。审批服务工作平稳高效,继续实现零差错、零投诉,群众满意率100%。持续加强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绩效评价,建立规划谋划、项目储备、功能标准、质量管理、发展激励多维考评体系,形成较为成熟的制度框架,在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机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全面预算管理更加高效

自觉接受市人大预算审查,按照核成本、评绩效、出定额、调机制、促管理的总体原则,积极压减“三公”经费及一般性支出规模。加强成本控制管理,积极开展成本预算绩效分析工作,成本绩效分析成果连续两年被财政评选为全市优秀案例。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积极开展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和预算评审、事中预算绩效运行监控和重点项目分析调度、事后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和预算管理综合考评,做到事前有评估、事中有监控、事后有评价的全链条全周期管理,预算评审及绩效评价过程完整、结果符合预期。

(四)做好常态化自查自检,内部控制监督规范健全

构建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内部控制为主线的内部监督体系,建立健全问题常态化防控机制,先后配合财政部、市财政局圆满完成财经秩序整治检查、委托外包项目梳理自查、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情况专项整治自查自纠等多项检查工作。制定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负面清单及委托外包管理办法,通过建章立制促进内部控制管理质量稳步提升。稳步开展委机关和直属单位内部审计,完成对直属单位内部审计三年“全覆盖”目标,促进全委内部管理规范化和风险防控常态化。

(五)规范有序推进政务公开,积极稳妥提升公开实效

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持续做好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预决算等公开。深入开展重大决策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扩大公众参与、提升决策透明度。政务网站公开信息6900余条。将办理依申请公开作为服务企业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途径,受理信息公开申请600余件。高质高效做好政策公开与解读,组织各类解读发布活动100次,综合运用图解、视频、简明问答等方式提升解读效果。“发展北京”政务微信推送信息500余篇,原创率约85%。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市发展改革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做到上下贯通、左右融合,进一步把“四个中心”“四个服务”中蕴含的巨大发展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出亮点、见实效、再上新台阶。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