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绩效任务

政务公开

市发展改革委2021年度绩效管理工作总结

日期:2022-01-13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发展改革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履行综合经济部门职责,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一个开局”“两件大事”“三项任务”,坚持“五子”联动推进、深入实施“五新”政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精细做好经济运行与投资调度,确保经济平稳增长

经济运行调度继续深化。坚持早谋划、早调度,年初进行经济增长支撑指标分解,以办公厅名义印发全市经济发展指标及任务分工。按季度梳理各项任务目标进度,加强风险问题预警监测,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调度措施。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疫情防控从严从紧、减量发展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全年GDP预计增长8.5%左右,各项指标进展较好,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投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注重抓新开、抓续建、抓增量、抓储备,按季度压茬推动160个市区重大项目开工建设,1-11月180项市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实现投资1319.5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两年平均增长4.3%。推动中航首钢生物质等4个基础设施REITs试点项目上市、发行规模119亿元,项目数量和募资规模均居全国首位。公开推介190个民间投资项目,1-11月民间投资增长9.5%。

消费升级步伐持续加快。制定“双枢纽”国际消费桥头堡实施方案,首都机场第五航权国际货运新航线开通,推动雁栖湖国际会都提质升级,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消费枢纽选址确定,新国展二期开工建设。推动环球主题公园如期开园,带动国庆假期北京成为国内第一旅游目的地。

助企纾困和复工复产加快推进。制定实施常态化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方案,“防促并举”推动复工复产。印发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快恢复发展“新6条”政策,联合印发完善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制机制行动方案,制定生活性服务业重点领域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生活物资保障组建立稳定沟通渠道,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与调控,做好保供稳价工作。价格走势总体平稳,预计全年CPI涨幅1.1%左右。

二、狠抓科技创新和重点项目落地,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科技创新动能持续增强。编制“十四五”时期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发展规划,制定重大科技研发平台项目管理办法,推进科学城配套项目建设。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绿色低碳等领域,新布局一批工程研究中心。推动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高精尖产业项目推动落地。全力协调小米昌平二期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积极推进北京集成电路产业高地建设,协调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实施、中德经济技术合作先行示范区获批,推动理想汽车项目正式开工。超前支持科兴、国药加强生产线提质改造。

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持续优化。编制“十四五”时期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制定“两区”建设专业服务和航空服务领域工作方案、改革优化法律服务业发展环境的若干措施,发布第三批普惠性产业政策工具应用指南。出台腾退空间和低效楼宇改造政策,支持张家湾未来设计园区、副中心硬科技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推动设立北京科幻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印发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若干措施,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完善平台经济治理体系,强化法治环境保障。率先搭建平台经济综合监管服务系统,建立常态化监测分析机制,制定平台企业合规手册,“一企一策”指导重点平台企业合规发展、支持企业转型升级,1-11月信息服务业收入增长20.1%。

三、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新一轮疏整促扎实开展。修订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疏解提升一般制造业94家、区域性市场8家,推动大红门等集中疏解区域转型发展。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均衡布局,中央民族大学丰台校区、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昌平校区启用,积水潭医院新街口院区新北楼拆除、 重现“银锭观山”美景。提升核心区便民服务质量,前门旅游集散中心驻车功能外迁,整治提升核心区住宿业72家。综合整治桥下空间、施工围挡、临时建筑等违法违规行为。建设提升便民服务网点612个,发展养老助餐点1015家,完成“留白增绿”、战略留白临时绿化923公顷,建成厢黄旗公园等一批绿地。实施24片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加强“两轴”和老城整体保护。

“两翼”建设取得新进展。推动出台支持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意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剧院、图书馆、博物馆项目主体结构封顶。推进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举办北京与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签约项目39个、意向投资额247亿元。支持雄安新区“交钥匙”幼儿园项目实现竣工交付,小学、中学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医院项目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落实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对口帮扶雄安学校29所、医疗机构5所。

重点领域协同发展取得实效。制定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21年工作要点,印发《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重点任务落实工作方案》。促进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展。全力保障丰台站改建工程,加快京唐城际铁路、城际铁路联络线建设。实施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现治理段河道全线通水。加强产业对接和创新协作,支持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梳理北京优势企业技术供给清单,推动数字赋能津冀传统优势产业升级。京津冀三地协同办在中关村论坛(第24届科博会)期间联合举办协同发展成效展,社会反响良好。

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坚持以专项行动推动城市总体规划落实,印发城南、回天地区新一轮行动计划和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新首钢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收官,修编京西产业转型示范区建设方案。印发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推动源头遗址公园、通州堰、甘棠船闸等建设,实现北运河通州段全线旅游通航。推动发布实施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完善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意见,梳理本市特色小镇清单,持续推动台湖演艺小镇等发展。

四、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

营商环境改革积极推进。发布全国首个省级“十四五”优化营商环境规划,制定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制定优化数字经济重点领域营商环境改革方案。营商环境4.0版改革任务全部完成、5.0版改革方案出台。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本市综合排名连续三年成绩优异,18个指标均被评为标杆。实施完善企业“服务包”制度工作方案,纳入“服务包”企业超1万家,促成企业在京新设机构417家,落地重大项目73个。制定企业破产制度改革综合实施方案。出台本市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的实施办法,建立向企业家问计问策的长效机制。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出台非居民厨余垃圾收费调整政策,完善供水、供热价格形成机制及燃气电厂上网电价测算机制,制定电汽车、轨道交通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印发清理规范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实施方案。出台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政府指导价管理政策。推动与国铁集团签署深化铁路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路市合作机制持续完善。印发实施培训疗养机构改革总体方案,推动组建市康养集团。制定优化市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批程序改革方案,开展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分区、分行业绩效评价,推进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

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出台新一轮“一带一路”行动计划,授牌启动“一带一路”法律商事创新服务平台。印发提升境外投资质量效益实施方案,推动14亿元新冠疫情国际金融组织紧急优惠贷款项目顺利完成。支持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天竺综合保税区加快建设。落实好“两区”建设任务,提前完成7项牵头任务。

五、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有序推动本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若干措施。印发进一步强化节能的实施方案,出台加强数据中心项目节能审查的若干规定。印发核心区能源等市政设施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完善核心区燃油锅炉房改造支持政策,完成14座核心区燃油锅炉清洁改造。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完成约3.8万户村庄煤改清洁能源。实施“清河行动”“清管行动”,完成污水管网建设改造600公里。实施“限塑十条”,印发实施塑料污染治理2021年工作要点。支持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安定循环经济园区项目顺利开工。推进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建成温榆河公园昌平一期、衙门口城市森林公园等,完善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

交通综合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编制市郊铁路五年建设行动计划,推动市郊铁路东北环线、城市副中心线整体提升(北京西至良乡段)工程取得实质性工作进展。1号线与八通线贯通运行,9条段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实现开通。大兴机场北线高速、广渠路东延地下道路建成通车。支持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路入地改造工程建设,建成延庆公交停保中心等。

城市发展韧性持续增强。编制“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印发实施能源领域2021年工作要点。加强区域能源合作,加快绿电基地、进京通道规划布局,建成北京东-通州500千伏电力送出工程。提升天然气应急供应能力,投运市政府应急储气设施唐山LNG应急调峰工程,促进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亦庄水厂、石景山水厂投入运行,温榆河综合治理工程、宋庄蓄滞洪区建成,城市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强化。

公共服务短板加快补齐。印发本市“十四五”时期社会公共服务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推进一零一中学怀柔校区、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二期等建设。推动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口腔医院迁建等项目加快实施,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试运行。推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出台,印发北京市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台账,持续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六、政务建设不断优化,着力提升发展改革效能管理能力

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深入。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法治建设,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组织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加强合法性审核工作,依法妥善处理行政诉讼复议案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修订完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机制。融合推进普法和依法治理,印发发展改革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及2021年市发展改革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认真做好宪法、民法典等重要法律宣传,组织依法行政培训、会前学法和法治讲座,不断增强全委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

全面预算管理更加高效。进一步加强成本控制管理,遴选(节能)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项目,分析近三年绩效目标、投入成本、产出质量与效益完成情况,研究调整现行补贴政策和标准,进一步降低项目运行成本。跟踪对接、定期调度重点预算项目,开展实时监控和纠偏,确保部门预算结转结余率和预决算差异率符合规定要求。修订印发《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市发展改革委采购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规范委内各类采购工作。

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入。积极落实新行政处罚法相关工作,做好我委权力清单和裁量基准调整及公示工作。将全市发展改革部门所有行政检查事项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机制,依法实施监督检查并及时公开检查结果。稳步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告知承诺制改革,不断优化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激发社会投资活力。不断加强“一网通办”的广度和深度,优化提升“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功能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中心的定制化“云空间”,增强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

政务公开扩面提质。坚持应公开尽公开,政务网站公开信息4000余条。紧扣企业和群众需求,加强规划计划、重大项目审批核准、预决算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践行“问策于民”,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性文件发布前通过首都之窗和政务网站同步开展意见征集,累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百余条,为政策制定提供重要民意参考。充分发挥为群众办实事的窗口作用,规范办理信息公开申请2400余件。第一时间开展政策解读,充分运用案例、体验等方式,精准生动解读政策核心内容,共组织各类解读发布活动116次。“发展北京”政务微信推送信息600余篇,原创率近90%。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北京冬奥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首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市发展改革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认真落实“五子”联动重大部署,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不断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发展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