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规划计划文本 > 其他

政务公开

  •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其他
  • [发文机构]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实施日期] 2025-03-12
  • [成文日期] 2025-03-12
  • [发文字号] 京发改〔2025〕372号
  • [废止日期]
  • [发布日期] 2025-03-12
  • [有效性] 现行有效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及2025年工作计划和措施

按照《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京发〔2018〕16号)等文件有关要求,现公开我委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及2025年工作计划和措施。

一、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一)出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相关政策

研究编制《关于北京市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意见》,本市积极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加力支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大力推动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设备更新及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印发《北京市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推动ESG理念落地落实。

(二)加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统筹协调

发挥市委生态文明委推动绿色发展工作小组办公室作用,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统筹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反食品浪费、全面加强资源节约、促进清洁生产等重点工作,公开2023年反食品浪费工作年度报告,组织完成64家单位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发布《北京市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推荐目录(2024年版)》,累计向社会推荐绿色低碳先进技术142项。组织开展全国生态日、节能宣传周等北京系列宣传活动,在世界粮食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期间发起反食品浪费主题宣传活动,吸引超1.6亿人次关注。

(三)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制定印发全市能源工作年度要点,成立京津冀能源协同专题工作组,制定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区域能源重点事项落实,加快推进绿电通道建设。制定印发本市扩大绿电调入和消纳工作方案,《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通过市人大常委会二审。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全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充电桩累计建成40余万个。

(四)多措并举推动节能降碳

印发实施本市进一步强化节能实施方案(2024年版),发布2024年度重点用能单位名单,组织开展2021-2022年度节能降碳目标责任评价和“十四五”中期评估。印发《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办法》,制修订一批节能降碳地方标准,发布《北京市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2024年本)》,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综合监察。

(五)统筹推进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印发实施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年度计划,制定平原区与生态涵养区结对协作、平原区“一对二”结对帮扶灾损严重地区年度重点任务清单,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印发《北京市推进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和地区生产总值交换补偿工作方案(试行)》,支持门头沟区在全国率先开展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及应用探索和密云区开展生态产品认证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了以GEP-R考核为前提的横向交换补偿和以生态贡献为导向的纵向生态补偿机制。

(六)不断完善资源能源价格机制

按照国家要求及有关规定,明确本市应急备用煤电机组范围和容量电价标准,保障首都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推动代理购电机制平稳运行,全年代理购电价格总体稳定。落实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上调供暖季非居民销售气价,并同步调整燃气电厂上网电价和热力出厂价。研究编制《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健全水资源价格机制。

(七)大力推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安定循环经济园区协调处置医废项目建成投运,灾后农村污水管网水毁修复工程全部完工,首钢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房山区长沟泉水国家湿地公园等一批项目实现开工建设。支持核心区排水管线消隐改造以及丰台区、朝阳区等污水、再生水管网完善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及再生资源分拣中心项目建设。

二、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和措施

(一)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协调推动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着力发展七大战略性基础性绿色产业。积极稳妥推进本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持续推动产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落实国家加力扩围支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关政策,加强设备更新项目组织,大力推动高效节能产品、新能源汽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鼓励企业ESG信息披露,推进ESG体系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动态发布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推荐目录。推动北京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落地并加快建设。

(二)持续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落实本市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施方案,推动《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颁布实施。加大新能源车推广力度,印发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年度工作任务清单,力争2025年注册登记汽车中新能源车比例达到50%。落实《北京市扩大绿电调入和消纳工作方案》,力争外调绿电达到400亿千瓦时。

(三)提升能源高效利用水平

聚焦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以及数据中心等重点用能单位进一步加强节能管理,强化节能标准约束。推动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诊断,推进用能设施设备更新升级,持续组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持续强化非现场监管,不断提升节能监察执法效能。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20年累计下降不低于14%。

(四)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制定并组织实施《北京市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2025年度计划》,持续夯实生态本底,深入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筑牢首都生态安全屏障。发挥重点功能区引领作用,推动绿色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深化第二批“百村示范、千村振兴”示范创建,实施好14个示范村、6个示范片区建设。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生态涵养区布局,提升生态涵养区对外通达效率。落实新一轮平原区与生态涵养区结对协作框架协议,有序推动结对协作重点实事落实。

(五)稳妥推进能源资源价格改革

加强天然气输配环节监管,核定本市第三监管周期(2025-2027年)管道天然气配气价格。按照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调整供暖季非居民终端销售气价。开展公共数据定价机制、供热计量价格改革和分时电价政策体系研究。

(六)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制定印发推动绿色发展工作小组年度要点,落实本市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向社会公布反食品浪费工作开展情况。深入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推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源头减量。组织实施一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研究修订《北京市清洁生产管理办法》,制修订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推动清洁生产中高费项目实施。持续开展全国生态日、节能宣传周等北京系列宣传活动及反食品浪费宣传。

(七)加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

推动高安屯厨余垃圾处理厂、怀柔区厨余垃圾综合处理改造提升工程、首钢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建成投运。加快实施燕山山地南部生态综合治理和首都西部山水工程建设,支持城乡污水和再生水管线建设。加快推进已纳规输电通道设施建设,支持老旧供热管网更新及智能化改造。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