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11-13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2日,我委联合市规自委、市市场监管局等共同发布《北京市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政策》,备受企业关注的营商环境3.0版改革政策正式亮相。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增加企业和群众更多的获得感为目标,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导向,对标国际规则和最高标准,锐意创新、团结奋斗、埋头苦干,大力度推进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和进步。在世界银行刚刚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排名再度大幅跃升至31位,北京作为样本城市得分78.2分,相当于位列全球第28位,超过日本东京,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的大幅提升和促进新一轮高水平扩大开放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北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两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市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协调推进、督导落实,全市56个部门和16个区密切配合、上下协同,全力以赴推进1.0版、2.0版改革任务落地见效。6月份以来,按照全国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精神和要求,结合北京实际,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北京市编制完成了《北京市新一轮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我们称之为营商环境3.0版改革。
一、3.0版改革主要特点
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是政府转变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企业和群众创新创业便利度,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外资企业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3.0版改革集中体现了“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企业和群众成为改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二是坚持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全面拓展和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三是坚持主动自我革命、锐意创新,实现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新突破。重点体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3.0版改革力度更大。内容更广、范围更宽、任务更重,2018年的1.0版改革主要围绕世行评价10个指标,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所涉及的领域;今年2月份出台的2.0版在1.0版基础上增加了企业和群众反映集中的诉求和问题,进一步巩固提升拓展改革;3.0版全面对标企业和群众需求,全方位推进营商环境各领域改革。从总量上看,1.0版、2.0版推出了191项改革措施,3.0版改革提出了12个方面204项改革任务,数量超过前两版总和。
二是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强。3.0版改革力求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压茬拓展营商环境的广度和深度。一是进一步强化市区两级协同高效推进改革,市级牵头改革任务198项,区级牵头配合104项。二是强化系统集成整体推进改革,既全面落实国家“放管服”部署和要求,又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和最佳实践,着力解决企业发展当中遇到的痛点堵点问题。三是既以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为导向,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方便的问题,也包括不断提升人才、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营商环境改革,统筹各领域改革进展,形成整体效应。
三是改革透明度和参与度更高。坚持开门编制改革任务,问需于民、问策于民,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社会意见建议,先后召开了133场专题座谈会,共有1094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专家学者提出458条意见建议,我们将其转化为70项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
二、3.0版改革主要内容
3.0版改革目标是坚持解放思想、探索创新,大力推进新一轮深化“放管服”和营商环境改革。力争在七个方面取得新突破,即关键环节和难点问题、“互联网+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建设、“四减一增”、事中事后监管、政务科技场景应用和法治建设取得突破。3.0版改革主要包括主要12大方面204项任务,从三个维度进行任务安排。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放管服”改革任务,全面推进改革。落实国家《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要求,围绕“简政放权、公正监管、优化服务、强化责任”,将涉及地方政府的68项任务全部纳入3.0版改革,有些改革任务内容更深入、标准更高。比如,国家要求企业开办时间压减到3个工作日以内,北京市目前已实现1个环节、1天办结。国家要求建成企业注销网上服务专区,实现企业注销“一网”服务,3.0版改革中将企业注销和变更业务纳入网上办理。同时,国家任务也要求将燃气报装时间压缩至16个工作日以内,北京市今年已通过小微工程用气办理“三零”服务,将办理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以内,此次改革进一步提出将其他项目用气办理时间将压减至8个工作日以内,比国家要求标准时间缩减一半。
二是聚焦短板弱项和关键难题,精准推进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在于打通企业群众办事创业痛点、难点、堵点问题。3.0版改革围绕市场主体反映集中的审批手续多时间长、融资难融资贵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招投标管理等领域的26项问题,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跨境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招标投标等7大重点领域推出101项改革措施。比如,在办理建筑许可方面,两年来,北京市率先改革、大胆突破,能减即减、能合即合,将环节压缩了22%、办理时间压缩了57%。在此基础上,3.0版改革继续以“减环节、减时间”为重点推动流程再造,在试点区域内加快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落地。
三是以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为落脚点和着力点,强力推进改革。企业和群众满不满意是衡量改革成效的唯一标准。3.0版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融资税收、法治保障、政务服务、创新创业等6大领域推出117项改革措施,着力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比如,在政务服务方面,两年来,北京市持续加大“一网、一窗、一门、一次”改革力度,90%的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70%以上的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在综合窗口办理,80%的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统一进驻服务大厅办理,200余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用跑”。3.0版改革将继续在“减事项、减材料、减时限、减次数,增加政策透明度”上加大改革力度,市区两级还将各推出600项“最多跑一次”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将企业群众办事平均跑动次数由目前的1.5次压缩到0.3次以下。
两年来,北京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推进改革,一茬接着一茬干,一轮接着一轮推,今年6月份,开始启动编制3.0版改革政策,8月份基本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各区各部门边制定、边推进。目前有52项改革任务已经完成,比如精简办事材料比例达到60%、压缩行政许可承诺时限达到法定时限55%以上的目标已经实现。
下一步,北京市将继续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勇气、更实的举措、更足的干劲,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最强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在京更好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