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政务公开

京津冀协同发展最新“路线图”发布

日期:2018-07-30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日前,北京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8-2020年行动计划及2018年工作要点正式出台,三地协同发展迎来了新起点。

  一、出台背景

  体现协同发展各项目标要求

  过去四年来,为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及各专项规划,本市形成了“远期有贯彻意见、中期有五年规划、近期有三年行动计划、当年有工作要点”的推进体系,携手津冀完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近期目标任务。

  按照延续性、创新性、系统性原则,近日出台的2018-2020年行动计划既延续了上一轮行动计划中需要持续推进的事项,又增加了国家和本市部署的新工作新内容,充分反映新形势新要求,全面完整体现协同发展各项目标要求。

  二、七个关键词

  三地协同发展迎来新起点

  未来三年,三地协同发展将在哪些方面推进?发改君从疏解、承接、生态、交通、产业、创新、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给大家拎出了关键词。

  疏解: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

  持续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不断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北京将加快一般制造业企业疏解退出步伐,到2020年,再退出1000家左右一般制造业企业,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

  基本完成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新校区建设,稳步推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校区建设。

  承接:雄安新区与副中心两翼齐飞

  支持雄安新区高水平建设3所学校和1所综合医院,抓好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京雄城际等建设。

  建成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及配套设施,有序推进行政办公区二期工程建设。

  推动城市副中心由行政办公区建设为主向城市功能建设为主转变,全面增强城市副中心综合承载力和吸引力。

  生态:实施新一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北京将实施新一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协调推进北运河、潮白河等跨界河流水环境治理和生态工程建设。

  持续推进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等京津冀区域重大生态工程建设。

  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构建“廊道+斑块”的生态格局。

  交通: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交通格局

  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区与新城、卫星城之间“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络化交通格局。

  北京将建成京张高铁、京沈客专等国家干线铁路,加快建设京唐城际、京滨城际等城际铁路,建成北京新机场航站楼、飞行区、场内市政交通工程以及新机场外围“五纵两横”综合交通网络。

  积极推进承平高速、国道109新线等高速公路建设。

  产业:强化区域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坚持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相统一,更加注重强化区域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全区域优化产业布局。

  加快河北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首钢京唐二期、金隅曹妃甸示范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争实现竣工投产。

  完善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共建共管机制

  推进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起步区建设,基本建成口岸物流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

  创新:加快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

  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北京创新资源辐射外溢能力;

  健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引领创新链、产业链、资源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为增强区域竞争力注入新动能。

  北京将打造“三城一区”北京创新发展高地,加快中关村(曹妃甸)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宝坻中关村科技城等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公共服务:完成国家速滑馆等新建场馆建设

  北京将深化京津冀高校联盟建设,持续推进与河北保定等地区开展的重点医疗卫生合作项目。

  深化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京北生态(冰雪)旅游圈、京西南生态旅游带建设。

  全面抓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完成国家速滑馆等新建场馆建设,满足2020年测试赛和冬奥会、冬残奥会需求。

  三、五个看点

  今年时间过半、任务超半

  迈向京津冀协同发展,2018年是中期目标的起步之年。

  2018年工作要点中从9个方面提出了98条具体任务,目前,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各项任务正在有序推进,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超半。

  小伙伴们关注的交通、医疗、副中心建设进展如何?下一步还将怎么做?发改君带着大家来看重点:

  看点一:疏解非首都功能

  北电新校区一期明年投入使用

  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方面,今年北京将推动三环内区域性专业市场疏解取得明显进展,加快北京城市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新校区建设,开工建设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加快推动规划土地、财税价格等措施落地,逐步完善疏解政策体系。

  据了解,位于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的北京电影学院新校区项目二期工程将于今年底开工,二期工程建筑面积近22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为教室、风雨操场、会堂、实习用房(剧场、录音棚、摄影棚等)、学生宿舍、图书馆、食堂、行政用房、生活福利及附属用房、地下车库及人防等。

  此外,北京城市学院于2015年8月正式入驻顺义,2017年8月二期工程建成后,校园校舍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三期计划今年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完工。届时,北京城市学院将整建制迁入杨镇,实现一址办学,填补北京东北部、潮白河以东区域无高校的空白。

  看点二:两翼联动

  加快启动4所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工作

  在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方面,与河北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额支持的3所学校、1所医院建成后将由北京四中、史家胡同小学、北海幼儿园、宣武医院等提供办学办医支持。对口帮扶的4所学校已经挂牌。共建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协议已签署,12家中关村企业入驻雄安中关村科技产业基地。24家市属国有企业主动对接雄安新区需求,12家市属国企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雄安新区建设。京雄城际铁路开工建设。

  今年,北京将启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完善支持雄安新区卫生事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并适时签署,加快启动4所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工作。

  在城市副中心建设方面,通州区总体规划已形成阶段性成果,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规即将出台。行政办公区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八通线、7号线二期加快建设,安贞医院通州院区、景山学校通州校区等项目有序推进。

  今年下半年,将建成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及配套设施,有序推进二期工程建设,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项目建设,有序拉开城市框架。继续推动人大附中、首儿所通州校(院)区等项目建设。推动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地区整合规划出台。

  看点三:交通网络建设

  兴延、延崇高速平原段年内完工

  在交通网络建设方面,发改君打听到,涉及北京的国家高速铁路网全部开工,“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打造。京秦高速、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实现全线贯通,市域内3条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部消除。新机场航站区工程实现混凝土结构、钢网架结构封顶,新机场高速进出场高架桥主体结构已全线贯通。

  今年年底前,将实现兴延高速、延崇高速平原段完工。基本建成北京新机场航站楼主体工程,推进航空公司基地、空管、供油工程建设。落实高排放货车绕出北京六环政策,推进中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由公路向铁路转变。

  看点四:生态环境保护

  今年建成10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

  北京已经印发《北京市蓝天保卫战2018年行动计划》,正在研制《北京市蓝天保卫战2018-2020年攻坚计划》。2018年上半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2%。

  今年,北京将推进永定河综合治理、大运河生态环境治理,按计划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太行山绿化三期年度工程,完成10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

  看点五:公共服务

  17家医院与河北20家医院建立合作关系

  目前,京津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17家医院与河北20家医院建立合作关系,33项临床检验结果在京津冀296家医疗机构实现互认,21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在110家医疗机构试行共享。

  据悉,北京世纪坛医院、清华长庚医院、北京口腔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分别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保定市第二医院、保定市儿童医院、保定市传染病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关系,推动在北京和石家庄之间形成具有一定医疗辐射能力的区域中心。

  今年下半年,将继续实施北京·河北数字学校优质资源共享项目,深化与保定等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合作,加快冬奥会新建竞赛场馆建设及改造,推进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进社区等群众冰雪活动。助力河北张承保三市23个贫困县(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