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3-30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年全市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安排中首次提出了民生改善专项工程包,健康绿道建设为老百姓提供看得见,用得上的绿色休闲空间,是其中的一项内容。
北京市健康绿道建设的雏形是位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海子郊野公园等大型公园内的健身步道。2013年,市政府审定通过市发改委牵头编制的《北京市级绿道建设总体方案(2013- 2017年)》,北京健康绿道建设全面启动。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健康绿道710公里(其中市级健康绿道约500公里)。
绿道建设,能够有效巩固提升现有生态建设成果,让老百姓走进绿色空间,享受山水田园,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能够串联名人故居、特色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等历史文化遗迹,充分展示北京的古都文化魅力;能够促进城乡互联互通,构筑城乡绿色纽带,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构建“三环、三翼、多廊”的绿道总体布局
为整合调动全市各类优质资源,统筹规范并指导全市绿道建设,市发改委于2013年6月组织编制完成《北京市级绿道系统规划》。《规划》提出了“三环、三翼、多廊”的绿道总体布局,覆盖全市16个区,串联通州副中心和10个郊区城区,包括28条主要绿道线路,规划市级绿道线路长度1200多公里。
“三环”绿道——环城公园环绿道、郊野公园环绿道、森林公园环绿道;
“三翼”绿道——东翼大河绿道、西翼山水绿道、北翼山水绿道;
“多廊”绿道——主要是沿城市河湖水系由中心城向外辐射的滨水绿道。
制定完善绿道建设配套政策
一是出台实施意见,提供政策依据。2014年,市发改委会同市园林绿化局、市财政局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北京市市级绿道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市级绿道的建设标准、投资政策和后期管护相关要求,为全市绿道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是出台用地要求,规范绿道建设用地管理。为加快推进绿道工程建设,规范绿道建设用地管理,2015年,市规划国土委会同市发改委和市园林绿化局印发了《关于规范健康绿道建设项目用地实施管理的通知(试行)》,规范了绿道建设用地控制标准,简化审批程序,强化监督管理。
三是出台管理办法,保障绿道建设成效。为加强本市绿道建设成果保护,促进绿道运营管理,2015年,市园林绿化局会同市发改委和市财政局出台了《北京市绿道管理办法》,明确了绿道管理的管护职责、任务分工、管护标准、绿道运营、资金保障等多方内容,为绿道后期管护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将按照“三环、三翼、多廊”的市级绿道建设总体布局继续推进绿道建设,突出三方面重点:一是结合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大项目推进力度,进一步完善城市副中心绿道系统。二是打通中心城区到郊区的绿道连接,重点推进京密引水渠绿道和南水北调绿道。三是结合永定河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推动永定河绿道建设。
基本形成城市副中心绿道骨架。启动实施城市副中心约150公里市级健康绿道,重点建设潮白河、凉水河、萧太后河、通惠河等河流两岸滨水绿道,以东郊森林公园为主要依托的森林绿道。本期绿道将衔接通州已建成的温榆河、北运河、运潮减河绿道,实现互联互通,基本形成兼具生态涵养、户外游憩、文化传承、资源整合功能的亲水、近绿、怡人的副中心绿道骨架。
启动全市规划最长的滨水绿道——京密引水渠绿道建设。项目沿京密引水渠沿线建设,横跨海淀、顺义、昌平、怀柔、密云五个区,总长度约134公里。
打通西南方向绿色骑行通道,推进南水北调绿道建设。南水北调绿道全长60公里。建成后将对青龙湖、长沟湿地、碧水公园、云居寺等多个旅游景点进行串联整合,与丰台园博绿道相连,形成一条从中心城六里桥至房山云居寺近130公里的绿色骑行通道。
走近永定河,体验两侧大尺度城市森林,加快推进永定河绿道建设。永定河绿道规划全长约130公里,沿永定河沿线建设林水相依的滨水绿道,横跨丰台、大兴、门头沟、石景山4个区。
四、重点推介绿道
依托绿道本身不同的定位和功能,针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健身方式,分类推介一批适合徒步、骑行、散步、慢跑等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绿道。
郊野型滨水绿道。
重点推介通州区北运河健康绿道、温榆河绿道(通州段)、温榆河绿道(朝阳段)。适合广大市民踏青赏景、贴近自然、滨水相亲、郊区旅游、农业观光等。
1.通州区北运河健康绿道:2016年建成,全长36公里。上接北运河北段绿道,下游至北京市边界。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北端,水清、林美、历史文化丰富是河流主要特色。该段绿道通过对现状平原造林资源、农业观光园、历史资源进行梳理,形成滨水活动、林中骑行、农业体验、文化科普等多种活动类型。
2.温榆河绿道(通州段):2014年建成,全长45公里。上接温榆河绿道顺义段和温榆河绿道朝阳段,下启通州区北运河绿道和运潮减河绿道,项目沿线串联东郊森林公园、通州商务园等绿地,格拉斯小镇、北马村等居住区。温榆河绿道通州段以“骑行温榆河,水岸慢生活”为规划理念,秉行生态、连续、人本的规划及设计原则,依托并串联温榆河独一无二的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保留河流原有的自然郊野氛围,“强”梳理、“弱”设计,打造北京最美滨水骑行之路。建成后为周边的村落及居住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滨水休闲空间。
3.温榆河绿道(朝阳段):2016年建成,全长28公里。绿道起于京密路孙河大桥,止于温榆河与坝河交汇处,全场约28公里。主要分布于温榆河的右堤,属郊野型绿道,是温榆河绿道的一部分。项目沿线自然风光旖旎,河景秀丽,建成后将与其他区段一起展现温榆河优美的生态景观,成为北京最美的骑行绿道。突出“全程骑行”的特色,是一条生态之道、健康之道、休闲之道。
城市型绿道。
重点推介环二环绿道、三山五园绿道、园博绿道。主要是串联风景名盛和文物古迹,让市民在休闲健身的同时,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
1.环二环绿道:2015年建成,总长87公里,项目沿线分布有天坛、地坛、雍和宫等20余处公园绿地和文物古迹,建成后将成为一条展示首都历史文化风貌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绿道。项目整合了二环路、护城河的道路绿地和滨河绿地,增加绿色活动空间,进一步解放滨水资源,实现环二环绿化带由生态景观功能向休闲服务功能提升。
2.三山五园绿道:2014年建成,全长36公里,起自清华大学,沿清华西路、颐和园路、四环路、北坞村路、闵庄路、玉泉山路等城市道路向西延伸,至香山公园和西山森林公园。沿线连接了颐和园、北京植物园、北坞郊野公园等多处风景名胜和公园绿地,有效提升了三山五园地区生态环境水平。
3.园博绿道:2014年建成,全长68公里,起自西三环六里桥,沿京港澳高速、小屯路、梅市口路等城市道路向西南延伸,至园博园和丰台、房山区界。沿线连接了园博园、宛平城、卢沟桥遗址公园等多处公园绿地和历史古迹,形成一条连接中心城和新城的绿色慢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