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10-28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专家认为,《条例》的颁布是我国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的重大突破,特别是为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一是为地方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指明了方向,《条例》首次对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范围、原则进行了明确界定,强调了政府工作公开透明、政策制定听取意见、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平等参与竞争和获取要素、包容审慎监管等一系列新的举措,作为下一步各地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着力点。二是为地方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条例》把近年来各地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行之有效的政策、经验、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使其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增强了权威性、实效性和法律约束力,极大激发地方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为地方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提供了依据,《条例》聚焦企业反映集中的“准入不准营”、市场退出障碍、“融资难、融资贵”、审批手续多时间长、执法检查过多过频等痛点难点问题,从体制机制层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弥补了法规方面的空白,为各地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指导和支撑。四是稳定了市场预期,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座谈企业对《条例》的发布表示充分肯定,一致认为《条例》为企业轻装前行、加速奔跑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以及各地的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军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将继续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力争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取得更大成效,重点抓好3个方面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条例》的学习和宣传。《条例》涉及领域广,系统性、专业性强,很多规定涉及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和切身利益,作为政府部门必须把《条例》各项规定悟实吃透,认真对照《条例》有关要求,以最快速度、最实举措把《条例》各项内容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政府服务意识、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同时,我们将广泛开展宣传,鼓励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建言献策,营造人人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二是加快研究制定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北京市将以贯彻落实国家《条例》为契机,结合北京实际,加快研究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地方法规形式细化落实国家《条例》中的原则性规定,同时积极对标国际先进规则,率先探索一批先行先试改革措施,坚持开门编《条例》,认真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着力解决企业反映突出的痛点难点问题,为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三是持续深入推进改革。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必须一茬接着一茬干,持续推进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为此,前一阶段,我们在2018年出台“9+N”1.0版改革政策和今年2月出台“9+N”2.0版改革政策基础上,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认真梳理企业反映的问题,全市56个部门集中研究,形成了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政策3.0版,将于近期印发实施,力争在重点环节和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突破,继续在全国立标杆、做示范,让企业和群众得到更多的获得感,推动本市营商环境改革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