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改之声

工作动态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

日期:2023-06-19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6月16日召开。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审议通过《中共北京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意见》。

6月17日上午,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党组扩大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号召全委上下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到发展改革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更加奋发有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秀玲主持会议,委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处室、设在机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会。

提高站位、坚定信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对京津冀人民的深情厚意和巨大关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系统总结成效,深入分析形势,明确目标要求,统筹谋划未来,为新时代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指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更加奋发有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使命担当。深刻领会和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成效,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奋进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深刻领会和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形势,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增强历史自觉,把握战略主动,更好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不断开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局面。深刻领会和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目标,进一步提高工作站位,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北京的优质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携手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新图景。深刻领会和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要求,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更加奋发有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力以赴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生动的现实。

要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推动“新两翼”建设取得更大突破。坚定不移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坚持积极稳妥、稳中求进,控增量和疏存量相结合,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疏解转移两手抓。坚决支持和服务央属标志性项目向外疏解,增强向外疏解的内生动力,确保非首都功能疏得出、落得下、能发展。持续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深化综合治理,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进一步从源头上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牢牢守住“四个中心”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稳步推进核心区功能重组。坚持把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作为分内之事,落实好两地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新时代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助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共同抓好区域交通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助力雄安新区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高水平建设好城市副中心,着力处理好与雄安新区、中心城区、北三县等周边地区的关系,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高品质打造疏解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高质量建设发展“3+1”主导功能,加强对中心城区服务保障,实现以副辅主、主副共兴。健全完善创新链条和产业生态,加快形成符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的产业集群。高标准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使之成为新时代的精品城市。高起点推进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环京交界地区协同发展典范。

要充分发挥北京“一核”辐射带动作用,扎实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着力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探索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新范式。推进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措施落实落地,促进“三城一区”协同联动。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大力营造国际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强化区域协同创新。推进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三链联动,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共同建好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技术研发、产业培育、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延伸科技创新服务链,大力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推动区域产业协作。提升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深入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一链一策”制定产业链延伸和协同配套政策。引导北京龙头企业在津冀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和生产力布局。打造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标准建设区域数字基础设施,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推动形成环京地区通勤圈、京津雄功能圈、节点城市产业圈三个圈层,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支撑。

要着力促进区域平衡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唱好新时代京津“双城记”。落实好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和专项合作协议,着力把北京的科技创新资源和天津的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结合起来,共同打造区域发展高地。深化京冀高水平合作。助力河北有条件的地区更好承接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形成紧密的分工协作和产业配套格局。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探索建立京冀联合招商和利益共享等机制。实施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规划,促进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巩固提升“轨道上的京津冀”,完善区域公路交通网。着力打造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促进北京空港、陆港与津冀海港联动发展。强化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积极推动实施北方防沙带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共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推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优化区域能源结构和布局,探索区域碳达峰碳中和新机制。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促进京津冀地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动优质养老资源优先向环京地区延伸布局,以教育集团、学校联盟、结对帮扶等方式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加快跨区域医联体建设。

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加强统筹协调,建立京津冀三省市主要领导座谈会机制,组建京津冀三地联合工作专班,推动完善分领域、分层次的协同工作机制。完善机制政策,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加强京津冀自贸区协同联动,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京津冀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一网通办”。压实各级责任,市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各区、各部门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细化“施工图”,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攻坚克难。聚焦协同发展重点任务跟进监督,加强工作考核。加强宣传引导,讲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故事。

向前一步、主动担当将全会精神落实到工作中、行动上

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市发展改革委作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牵头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助手,更要向前一步,主动担当,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委的部署要求上来,将市委全会精神落实到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中、行动上,在落实重大国家战略中锤炼一支本领过硬、作风优良、战斗力强的干部队伍。

会议最后,杨秀玲对全委党员干部提出要求:

一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委领导班子要带头学,以上率下,全面准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深邃要义和市委全会各项部署安排,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和时代担当,努力转化为发展改革各领域的工作思路、具体举措和生动实践。

二是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局谋划发展改革工作。落实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各项新部署新要求,需要紧密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形成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下一步要紧扣市委全会的部署要求,在疏解非首都功能、城市副中心建设、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协同对外开放、营商环境改革等领域,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深化研究下去,找准关键集中用力,务必取得新突破。

三是确保市委全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全委各处室对涉及自己的任务要对号入座,主动加压,加快完成。同时也要与相关部门和区加强沟通衔接,形成工作合力。近期,要着力建好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专班、重点领域和区域专题工作组,压茬推进跨区域重大项目和政策事项。

目前,市发展改革委已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进行学习,第一时间将全会精神传达至每一个基层党组织、每一名党员干部。

传达学习市委.jpeg

会议现场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