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改之声

工作动态

我委参加“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优化营商环境专场发布会

日期:2020-12-23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2月22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北京市“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优化营商环境专场,我委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戴颖详细介绍了“十三五”期间北京在全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十四五”时期北京将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更好发展,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对北京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要求,始终以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为目标,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导向,对标国际先进,坚持不懈大力度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一系列新突破。去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文件,在全国推广北京营商环境改革28项做法经验;今年11月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又把“北京市做实做细做好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典型经验做法给予公开通报表扬。北京市营商环境连续2年在全国评价中综合排名位列第一。北京作为世行评价中国营商环境的样板城市,近年来中国评价排名大幅跃升也印证了北京优化营商环境取得的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优化营商环境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一是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协调机制作用凸显。多年来,市委市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统筹协调,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推进改革,分管市领导牵头协调落实。建立市级改革协调推进机制,市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包括56个部门、16个区、200余名工作人员,探索出“问题清单+高位调度”的有效改革推进模式。三年来,共召开700余场协调会,研究解决了1981项企业反映的问题,即使在今年2-3月疫情严峻时期,仍然召开了39场调度会,顺利完成《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工作,推出一批改革。

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多元参与机制不断完善。市人大、市政协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市政府组建了营商环境专家咨询委员会,市工商联建立起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制度,连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在行动”宣传活动,三年来共组织营商环境改革政策培训3000场、培训人员70万人次,努力营造人人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是“顶层设计+压茬推进”的改革模式成熟固化。2017年出台《率先行动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2018年出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打造北京效率、北京服务、北京标准和北京诚信“四大示范工程”和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高地的目标。与此同时,更加注重有针对性地一茬接一茬不断持续深化改革,先后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1.0版、2.0版、3.0版改革政策,共计395项措施和任务。其中,1.0版主要聚焦“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增加透明度”,2.0版扩展到“减流程,优服务,降成本、强监管”4个方面;3.0版围绕商事制度改革、知识产权保护、司法保障等12个方面推出204项改革任务。近期市政府将出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发展实施方案》,也可称之为优化营商环境4.0版,包括277项改革措施,从中可以反映出北京营商环境改革在不断深入,力度在不断加大。

第二个方面:北京营商环境实现加速优化升级

“十三五”期间,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各区各部门主动有为、率先创新、协同作战,实现了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从跟跑摸索到领先示范的转变。优化营商环境成为了北京发展的新名片。

一是市场环境更加公开透明。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围绕企业在设立、建设项目审批、融资信贷、科技创新、退出市场等全生命周期,逐个事项分析、逐个环节简化、逐项费用压减,为企业创造国际领先的发展条件。

市场准入更加平等开放。一是打造开放创新制度高地,北京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实施三轮综合试点方案、403项改革任务;今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北京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又推出251项改革任务,北京市开放型经济实现加快发展。2016年以来,本市实际利用外资达到820.7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1.8倍。二是进一步为民间投资创造平等竞争环境,分五批向社会公开推介377个、总投资超5000亿元的项目,特别是今年疫情以来,北京市先后推出了2批、195个、总投资2200余亿元的项目,为民营企业顶住疫情冲击、平稳健康发展打开更大空间。

市场活动更加自由便利。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按照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审批改告知承诺、简化审批等方式,大力推进313项“证照分离”改革,企业“准入不准营”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特别是集中力量推进企业开办、变更、注销全流程改革,为企业进入退出市场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是推行“合并办”,设立企业开办综合窗口,将7个审批环节合并为“一窗受理、一次申报、并联办理、一次领取”。二是推行“网上办”,搭建企业服务“e窗通”平台、推行电子营业执照,企业开办、变更、注销全部实现在线办理,其中企业开办只需1个环节、1天即可全部办结,企业开办在全国率先进入“1”时代。三是推行“承诺办”,今年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审批效率再提高60%,最快可在10分钟内完成营业执照申领。截至11月底,采取告知承诺方式办理登记66.7万户,从提交申请到获取电子营业执照平均用时30分钟。同时针对企业变更难、注销难问题,推进由实质性审查到形式审查的改革,今年截至11月底,已为10.8万家企业办理了简易变更、注销手续。这些便利措施极大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截至今年11月底,本市企业共166.9万户,比“十二五”末增长36.7%。

政府审批效率大幅提高。大刀阔斧再造审批流程,三年多来在企业开办、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不动产登记、跨境贸易、纳税等领域共压减审批环节39个、压缩审批时间623天。

如,在办理建筑许可方面,一是能合尽合,构建起“多规合一”“多审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的高效审批模式,将14个审批部门的224项审批服务事项压减一半以上。二是能简尽简,探索建立了基于风险的分级分类审批模式,按照无风险项目“非禁免批”,低风险项目“简化审批”,一般风险项目“告知承诺”,高风险项目“严格审批”的4类方式推进相应改革。针对社会投资低风险项目,搭建“一站通”网上办理平台,推行审批、监管、验收、登记全封闭式管理,企业仅需4个环节即可完成办理,全流程办理时间由2017年的208天压缩至14天,截至目前共办理完成简低项目1366个。2019年,市发改委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除立项、规划、施工等3个环节保留审批外,能评、环评等20个事项均改为企业承诺,办理时间由原来的90天压减为现在的14天。目前亦昭医药中试基地等5个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领域项目已按照承诺制审批方式顺利落地开工。2020年,进一步将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范围拓展到了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在市政设施建设方面,推行“非禁免批”改革。对于符合条件的电力、燃气和供排水接入工程实行免予审批即可开工建设,低压电力接入时间由2017年的6个环节、141天压缩到仅需2个环节、10天实现通电。

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逐步降低。三年来,通过实施重点领域一系列突破性改革,直接为企业节省资金达43亿元。如,企业开办免费刻制公章等改革为企业节省资金2.8亿元;实行施工图审查、简低项目工程勘察政府购买服务,节省约5.03亿元等。同时,大力推进增值税普通发票电子化等改革,京东集团通过改革每年可节省成本约5亿元,目前国家已批准北京市作为第三批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试点城市,将于2021年1月21日起在新办纳税人中实行专票电子化。

二是政务服务环境更加便捷高效。

北京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一门、一网、一窗、一次”改革力度,健全政企沟通机制,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政务服务。

大力推行“只进一门”。实现市级56个部门、95%的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市级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了从“跑部门”向“跑政府”的转变。今年疫情期间,为便利企业融资纾困,在市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全国首家首贷服务中心,截至目前通过审批金额达294亿元。

大力推行“一网通办”。64个市级审批部门和16区全部上网,全部事项实现网上可办,82%的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公积金、社保等1000余项事项掌上可办。大力推进区块链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建立基于区块链的不动产登记系统,“链通”身份证、结婚证、房产证等12类数据信息,实现全程网办,企业间不动产登记由2017年的4个环节、9天压减为目前的1个环节、1天办结,最快45分钟领证。

大力推行“一窗通办”。全面实施“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综合窗口工作模式,目前全市共设立综合窗口1150余个、80%的事项可在综合窗口进行受理,政府部门办理流程和标准更加规范。

大力推行“最多跑一次”。12类162项办税业务实现“最多跑一次”、292个纳税事项实现网上办理。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推出62项出口退税业务实现“全程网上办”,平均退税审核时间提速30%,今年以来累计办理出口退税301.4亿元,大幅减轻企业负担。

大力推行“一号响应”。在12345热线增设了企业服务功能,对反映的问题“接诉即办”,目前共接到企业来电6.9万件,解决率达到90.8%。

三是监管执法环境更加规范有序。

按照权责明确、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简约高效的原则,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包容审慎监管、综合监管。

建立基于信用的监管机制。构建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和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信用监管机制,目前已在交通、文化和旅游等12个行业领域率先实施了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营造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在金融科技应用领域推行“沙盒监管”改革,将2批17个金融科技应用纳入试点范围。针对“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主体适用监管规则不清晰的问题,将中关村科学城范围内的直播和短视频购物纳入“沙盒监管”机制。

构建协同高效的监管体系。2019年试点在经开区组建综合执法局,集中行使三大方面32个领域7000多项职权,实现了统一举报受理、统一执法检查、统一案件查处的综合执法新模式。

四是法治环境更加公平公正。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本市着力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以法治推动和保障改革,构建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以高质量立法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本市出台了《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标志着本市营商环境改革迈入崭新阶段。修订出台了《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对前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一系列好经验好成果予以确认和固化,今年,本市修订出台《北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在融资信贷、政府采购、人才保障、法律服务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务实管用的举措。

以高效司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推行网上立案,实现全市全部一审民商事案件、知识产权案件和执行实施案件网上立案,其中一审商事案件网上立案达到24.5万件。疫情期间,为方便企业间纠纷解决,本市推行网上庭审,实现所有民商事案件均可在电子诉讼平台和“北京云法庭”进行网上开庭审理,截至目前网上开庭案件超过31万件,数量居全国第一。

建立高效规范的破产重整制度。一是建立破产府院联动机制,推进行政和司法协同联动改革。二是建立北京破产法庭,截至11月底已受理案件1505件。通过推进破产案件繁简分流,实行案件审理周期表管理,将简单破产案件实际平均审限压缩至99天。三是针对破产查询难、办理难、处置难等问题出台一系列改革政策。13个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16项制度、25项措施,为企业破产涉税事项办理、账户开立、信息查询、信用修复、企业注销、财产处置等创造便利。四是推行破产财产网上免费拍卖,有效提升了破产企业资产回收率。

“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目标,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助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3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全面推进“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编制十四五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规划,这也是北京市首次编制营商环境专项规划。专项规划将以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贸试验区为契机,以服务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服务业开放为重点,着力营造自由便利的投资贸易环境、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全面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高地。

二是坚持不懈、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压茬推进多领域营商环境改革,“十四五”开局之年,重点抓好4.0版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的落实。以建设国家创新试点城市和创新试验区为抓手,推进先行先试改革,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坚决清除隐性壁垒、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为重点,把277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打造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三是加强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全市营商环境督导落实机制,通过委托第三方等多种方式对市区两级营商环境改革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评价。加强政务服务“窗口”建设,健全“好差评”评价结果通报、整改、监督工作机制。完善社会多元参与机制,充分发挥营商环境专家咨询委员会、社会监督员和政务服务“体验员”的作用,多渠道调动媒体、企业、群众参与营商环境改革。

企业活则经济活,企业兴则经济兴。北京市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更解放的思想、更大的力度、更快的步伐推动营商环境改革不断拓展和深化,千方百计耕耘好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增强企业的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助力企业在京发展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记者:您提到北京市马上要推出4.0版营商环境改革政策,能否介绍一下具体内容。

戴颖:几年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有了自己的工作模式,半年开展研究,一年推进实施。从今年7月份开始,我委会同全市61个部门和单位、16个区,启动了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的研究,先后组织召开了52场企业座谈会,汇总分析研究了人大、政协、12345热线、企业等多方面提出的1000多条意见建议,形成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实施方案》,并听取了专家咨询委员会、社会监督员等各方意见,进行了20多次修改完善,已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近期将印发实施。

4.0版营商环境改革以“两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聚焦市场主体关切,以坚决清除隐性壁垒、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深化数字政府建设为重点,坚持先行先试改革,着力破解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扎实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打造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一是全面落实国家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文件要求。北京市对照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就其中涉及地方事权的114项重点任务均予以细化。比如,围绕落实“证照分离”改革,我们大力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2021年底前取消审批、改为备案或实行告知承诺的事项力争达到100项以上,自贸区力争达到150项。

二是全面对标国际先进一流。学习借鉴新加坡、中国香港等经验做法,深化纳税、跨境贸易等方面改革。比如,在纳税领域,推行企业所得税(预缴)、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等5税种合并申报,实现增值税、消费税和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合并申报,减少纳税申报次数4次。在跨境贸易领域,进一步压缩进出口贸易整体通关时间,将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30小时以下和1.1小时以下,较2017年压减70%以上,办理出口退税业务平均时间压减至6个工作日以内。

三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化改革。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率先实行医疗线上线下同类业务“同审批、同发证”、网络游戏“先上线、后备案”等审批方式;规范市场准入条件,对新业态新模式涉及的行政许可,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并向社会公开。

四是固化疫情期间行之有效的举措。固化疫情期间海关便企查验措施,继续实施预约、延时、下厂、入库等 “灵活查验”方式,允许企业采取委托或不到场等“无陪同查验”,减少企业货物搬倒和查验时间。

265490ef94351a9f3236c0c7f65ead0

发布会现场

a493014f3adbffa4adcbb0369936662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戴颖发言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