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11-29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1月22日,由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发起并主办的首届“城市与城市群发展北京论坛”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召开。来自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等地发展改革系统研究院所、大学和政府机构的150余人,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与治理现代化”,研讨城市发展、城市治理的关键问题,为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奉献智慧。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迈进新时代,跨入新阶段,城市群日益成为新型城市化的主体形态、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平台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的19个城市群,承载了我国78%的人口,贡献了超过80%的国内生产总值。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五大城市群以10.4%的国土面积,集聚了近40%的人口,创造了超过一半的国内生产总值。
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杨旭辉在致辞中提到京津冀城市群。他说,五年来,京津冀三地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以推动京津冀全面深化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持续推进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燕赵大地加速崛起,并正通过轨道交通、公路网络、产业链条不断“舒筋活络”连成一个紧密的整体,三地之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新格局也逐渐明晰,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他也表示,京津冀城市群还需要在城市和城市群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上,持续开展深入研究,力求取得新的突破。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执行会长郑新立在主旨发言中回顾了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带动作用,从经济总量、创新能力、经济外向度、城乡差距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分析比较了三大城市群发展的优劣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他着重强调了北京应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为全国做出表率。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所副所长、北京大学教授杨开忠,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书记赵义怀研究员,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院原常务副院长聂辉华教授分别就实施竞争中立的都市圈战略、京沪两地经济发展比较、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建设、中国城市政商关系研究等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和见解。
会上,论坛主办方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发出了倡议。论坛倡议“城市与城市群发展北京论坛”宗旨是交流互鉴、共建共享、共同发展,并将建立论坛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库;建立研究网络;开展合作研究等。作为论坛发起人,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将设立论坛秘书处,开展相关工作;并与发展改革系统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研究机构一道,建立互联互通、共享平台,共同开展合作研究,把握世界城市与城市群发展规律。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所等就论坛倡议做出了积极响应。
此外,本届论坛还设立了“城市战略定位与城市群发展”和“城市治理与改革开放”两个分论坛,发言代表分别对特大城市“十四五”规划的新视野、城市数字治理、大型居住区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分论坛后,首届城市与城市群发展北京论坛圆满结束。论坛期间,150余名专家学者为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真知灼见,为城市发展、城市治理提供了珍贵借鉴。未来,论坛将持续搭建城市发展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平台,加强城市间研究合作,力争成为城市发展和科学决策的可靠智囊,为更美好的城市、更宜居的城市生活贡献智慧和力量。
“城市与城市群发展北京论坛”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