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改之声

工作动态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转变政府投资模式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转变政府投资模式

日期:2011-12-09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2月8日,我委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以来本市在打造创新之都、促进产业发展,实现投资引导放大等方面的具体安排和显著成效。并就创投基金设立、民生项目示范应用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今年以来,面对日新月异的产业技术变革、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和不断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强化政策引导,系统谋划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把资源更好地配置到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的领域和环节,集中精力解决最迫切的问题,实现了支持主体、支持环节、支持方式、投资方式的转变,提高投资效率。2011年安排近50亿元,较上年提高20%,是2009年安排投资的2.1倍。

  

  专栏:《北京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  

  历时一年半研究编制、广集各方智慧形成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11]38号)(简称《实施意见》)已于2011年7月24日经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这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更加突出了对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宏观指导作用。

  《实施意见》提出要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并根据全市产业发展基础、特点以及面临的形势,提出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产业基础好、技术能力强、带动效应高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八个领域。

  《实施意见》提出了三大实施路径:一是要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智力优势,加强创新制度安排,促进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搭建首都创新资源平台、创新基础平台、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新型产业组织平台四大创新发展平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平台为支撑、以新型产业组织为纽带”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二是要结合产业基础,围绕特色优势产业链建设,加快形成若干产业链完善、规模效应明显、特色鲜明的百亿级和千亿级产业基地,重点建设数字电视、移动通信、软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九大产业基地;三是要实施示范应用工程,培育和发展市场,形成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着力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三大试点城市建设,推进物联网示范应用、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太阳能示范应用、轨道交通装备示范应用六大示范应用工程实施。

  

  一、实现了支持主体由高校、院所向企业的转变

  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本市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在本市重点企业布局一批市级工程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积极支持本市企业申报国家高技术产业专项资金、国家云计算示范项目等支持。

  

  专栏:本市企业申请国家高技术产业专项资金支持情况

  今年以来共有34个电子信息项目、12个工业项目列入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计划,项目总投资52亿元,获得国家补助资金2.1亿元。近期,向国家发改委推荐了30个信息安全产品产业化项目和8个信息安全专业化服务项目。

  

  专栏:我市市级工程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建设情况

  第一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细分领域,认定了29家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和北京市工程实验室,第二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节能环保批认定了21家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和北京市工程实验室,第三批正在评审中,力争达到100家。

  

  二、实现了支持环节从支持研发和产业化向支持研发产业化和提供市场需求并重转变。以首都创新资源平台为依托,积极与国家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部委沟通,结合各类国家试点示范工作,突出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民生等重大需求,安排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示范应用项目,在全市首批16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中,围绕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示范应用项目47项,总投资约358亿元,涉及应急管理、智能交通、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同时开展了政府采购改革试点工作。

  

  专栏:国家试点建设情况

  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按照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税务总局、人民银行等5部委工作部署,本市以市政府名义研究起草并上报了《北京市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实施方案》,提出了以政策创新为突破,以服务和应用为重点,以基础建设为支撑,以环境优化为保障,高标准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工作思路,近期将正式批复示范城市方案。

  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结合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以“支持龙头企业、构建公共平台、推进典型示范、聚焦关键环节、优化发展环境”为主线,以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和产业化项目为支撑,充分利用好国家云计算示范项目首期支持资金,百度、联想、华胜天成、奇虎、中国软件测评中心等5个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三部委批复,项目总数占全国的1/3,2011年国家支持资金2.15亿元。

  中关村现代服务业试点,财政部等国家部委连续3年每年投入5亿元,专项用于促进本市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电子商务、节能环保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发展,首批梳理了19个项目,支持资金近2亿元;第二批梳理了20个项目,支持资金2.2亿元;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批项目的申报工作。

  

  专栏:服务民生的示范应用

  中医药“十病十药”。“十病十药”项目是2011年市政府折子工程。通过“十病十药”项目的开发,今后5-10年内,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糖尿病、慢性肾病、脊椎和骨关节病、肝炎、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肿瘤、抑郁症、艾滋病等十大危险疾病患者,有望通过安全、有效、价廉的中医药产品得到有效救治。“十病十药”项目研发成功,将享受医保局优先纳入本市医保目录、发改委优先进入定价绿色通道、卫生局优先采购等优惠政策。今年完成了“十病十药”两批33个项目的筛选、评审、推荐等工作,首批中8个项目累计获得2650万元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

  生物医药研发和产业化,在2011年第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项目资金中,安排675万元,对博奥生物公司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系统产业化项目给予资金补助。

  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通过政府采购等形式,支持了碧水源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嘉博文微生物资源循环技术等创新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领域的示范应用。

  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确定了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规模4240辆,完成了熊猫环岛、航天桥和马家楼等大型集中式充电站以及12座分散式充电站(桩)改扩建,累计支持建设资金3428万元。

  提升居民生活便利程度,组织实施了以歌华有线基于高清交互数字电视平台的新媒体服务示范项目为代表的涉及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电子商务、互动电视增值服务等民生领域的现代服务业试点项目。

  

  专栏: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示范应用

  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应用物联网示范工程,支持“政治中心区”综合管理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轨道交通安全运行、极端天气条件下交通保畅、“城市生命线”实时监测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等14个应急物联网示范项目建设,累计支持资金将达8.9亿元。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工程,支持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综合交通运行检测与协调、出租汽车调度服务系统、智能停车管理信息系统等8个智能交通示范工程建设,累计资金支持将达26.2亿元。

  

  专栏:政府采购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试点。

  全市已组织认定自主创新产品12批,共有1663家企业的4681个产品被认定为自主创新产品,其中有48家企业的61项产品被认定为首购产品。今年以来,已有237个项目应用了中关村新技术新产品,采购金额达到61.7亿元,提前完成年初市政府下达60亿采购目标。同时,北京市与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和海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促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支持军队采购中关村新技术新产品。目前军品采购金额今年年底前有望超过20亿元。78家企业获批准为军队物资供应商,占获批企业总数的26%。

  

  三、实现了资金支持方式从单一政府补助贴息向政府资金撬动社会多元化投入的转变

  加快推进本市联合国家设立的6只创投基金运作,运用市场化机制,引导对产业的资金投入。结合本市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创业投资基金的实践基础,积极研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快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方案和《北京创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加快推进“北京服务•新首钢”股权投资基金,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符合西部功能定位的新兴产业。

  

  专栏:本市创投基金运作情况

  创投基金: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要求,2010年我市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环保、高技术服务业等领域设立4只创投基金,重点扶持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创新型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截至目前,4只基金累计已投资项目25个,投资金额约5亿元。我委积极推进2011年第一批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创业投资基金设立工作,在新材料以及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领域参股设立了2只创业投资基金。截至目前,本市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计划参股创业投资基金累计达到了6只,总规模15亿元,市级资金放大400%。

  

  专栏:本市创投引导基金运作情况

  创投引导基金: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北京市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精神,加快转变政府投资方式,打造“北京创造品牌”,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本市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创业投资基金的实践基础,积极研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目前,已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方案和《北京创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近期将上报市政府审定。

  

  四、实现了政府投资由分散支持向集中支持转变

  完善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项目统筹工作机制,通过资金的统筹管理和使用,进一步整合资源统筹政府资金投入,实现了项目来源由单点征集向多层次多渠道发现转变,政府投入由分散决策向集中统筹转变,做到举全市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大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专栏:本市企业申请国家高技术产业专项资金支持情况

  今年前三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项目共290项,安排资金94.39亿元,支持了数字电视、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一批重大项目产业化。进一步加强了重点项目统筹,梳理了全市首批16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其中以企业为主体的113个重大产业化项目中,已有81个项目获得统筹资金支持。

  

新闻发布会现场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