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改之声

工作动态

传说中的三大建筑已定名!年底向公众开放——

日期:2023-07-12 来源:微信公众号“北京新闻广播”

一站式逛遍剧院、图书馆、博物馆,还能坐着地铁享受“一条龙”吃喝玩乐,今年底,京津冀地区的市民都能够享受这样高品质的文化生活。

今天上午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包括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目前,三大建筑已确定具体名称,分别是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项目地块内还有三大建筑共享配套设施、轨道交通预留工程,今年底面向公众开放。

北京艺术中心是位于大运河畔的“文化粮仓”,项目整体设计元素提取自漕运码头岸边的古粮仓,以中外经典戏剧文化为精神食粮,组合成了三个演艺演出的“文化容器”。剧院项目筑面积约12.53万平方米,高度为49.5米,包括1800座的歌剧厅、1600座的音乐厅、1000座的戏剧厅、500座的多功能厅及850座的室外剧场,总座位数约5750个。

北京城市图书馆是根植在绿心公园中“森林书苑”,项目整体设计元素来源于银杏叶片和森林山谷,顶部茂密的叶片伞盖相互交叠聚合成为一方中国传统书画中的“赤印”,其内部设计则呈现出蜿蜒流畅的山体、山谷结构,将森林景观与图书阅览区融为一体,形成一个极具亲和力的公共开放空间。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是停靠在城市森海中的“运河之舟”,项目整体设计理念来源于船舶、风帆和水浪三个元素,千帆阅尽、运河汤汤,我们用建筑设计将千年前忙碌的运河图景永久性定格在了绿心的一片森海之中。

三大建筑共享配套设施是在三大建筑围合区域、藏在景观公园下的“网红打卡地”。本项目由北投集团投资、建设、运营,建筑面积约25.5万平方米,集商业配套、共享停车、地铁交通、能源保障等功能于一体,共配套设置了3000个共享停车位,同时还设有一家配备了7个观众厅的电影院。

轨道交通预留工程同时接入M101、M104两条地铁线并实现换乘的北京大剧院站,是被三大建筑合围环抱的“绿心之眼”。本项目由北投集团先行建设,后期由京投公司回购;建筑面积约4.9万平方米,游客可从地铁换乘站经由三大建筑共享配套设施直接进入三大建筑参观游览,据测算平均步行距离约300米、步行时间约5分钟。未来,这里成为整个区域的公共交通枢纽和游客往来聚集的活力中心。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