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14 来源:北京新闻广播
第二十五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今天开幕,以“共商京港绿色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共享绿色发展成果”为主题的“一带一路”专题活动下午举办。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本市双碳“1+N”政策体系明年底前将全部出台,京港两地有望在城市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等重大项目上开展合作。
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是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与会嘉宾认为,京港两地有基础、有能力、有责任进一步携手共进,做绿色丝绸之路的倡导者和建设者。近年来,北京市深入实施绿色北京战略,十年间,以年均0.88%的较低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6.4%的经济增长,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市发改委副主任来现余介绍,目前北京已经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全市双碳“1+N”政策体系。
来现余:北京市今年已经正式出台了碳达峰的实施方案,这个碳达峰实施方案也是北京市双碳工作中1+N政策体系搭建里边最重要的一个“1”,那么N包括了20余项的各个领域的碳达峰的具体方案,还有10余项的保障性的政策措施,到明年这些政策措施会陆续全部出台。
香港在去年10月公布了《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提出将致力争取于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计划在未来的15年至20年投入2400亿元港币,推动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内地总代表钟永喜介绍说:
钟永喜:香港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新能源技术、交通工具电动化等方面具有技术研发优势。截至今年6月份,创新型科技基金已经批准了220个环保科技相关项目,总资助额接近5亿港元。现在香港科技园内已经有超过80家公司,正在进行有关可持续发展技术研发,成为香港五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北京的《实施方案》和香港的《蓝图》都是指导地区未来双碳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基于此,来现余认为京港两地可以在低碳领域的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方面展开合作,共同开发氢能、低速风电、高效光电、先进储能等技术,及时落地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上。
来现余:像我们去年开始到今年,对绿色创新技术进行了公开的征集,已经征集到了80多项的绿色创新性的技术,我们下一步会对这些技术加大推广落地的力度。这些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和香港就是合作的一个结合点,把这些技术共同推向需要的地方——不仅仅我们内地,也包括一带一路、共建丝绸之路的共建国家当中去。还有一些实实在在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都可以进行合作。比如说北京城市副中心下一步要创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在建设方案里边就提出了一系列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设想和重大的一些项目安排。内地和香港的企业,可以共同在城市副中心的绿色低碳发展中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发挥各自在技术、在资金、在信息等等方面的优势。
专题活动上,“北京市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创新服务基地”正式揭牌,这也是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平台的一次有益尝试,在全国尚属首创。北京能源学会会长、北京大学终身教授张信荣表示:
张信荣:我们要深化“三平台一智库”的建设,一个是国际合作交流的推介平台,每年要举办绿色丝绸之路创新合作的一些论坛,与国际组织、驻华使馆还有一些北京的一些友好城市加强合作。第二是深化绿色产业创新的培育平台,促进绿色的基础设施,包括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技术等等,还有绿色金融等各个产业领域的发展。第三就是绿色项目对接服务的平台,要开发北京市绿色丝绸之路创新服务的APP,为企业提供和推进一些国别的政策的解读等,以及对市场情况等进行一些咨询。同时,还要深化国际规则和产业发展的研究的智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