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改之声

工作动态

“最严限塑令”执行一年多,北京进展如何?看成绩单

日期:2022-04-28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最严限塑令”执行一年多,北京限塑、减塑进展如何?

4月28日,北京市发改委对外介绍,北京大型超市线下门店2021年塑料购物袋销售量较2020年减少约2300万个,同比下降约37%,全市快递企业“瘦身胶带”基本实现全覆盖。

2020年底,被称为“最严限塑令”的《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发布,对商超、餐饮、快递等行业提出多项限塑、减塑举措。

“一年来,在广大市民和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本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社会参与塑料污染治理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本市也基本形成了“1+1+N”政策标准体系:第一个“1”是指《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是本市依法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依据;第二个“1”是指《行动计划》,明确了本市五年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N”是指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出台的若干专项工作方案、地方标准等,2021年相继出台12项,截至目前,累计出台19项。

同时,餐饮、外卖、批发零售、快递等重点行业积极采取禁限塑措施,源头减量和替代产品推广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相关负责人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京客隆、超市发、物美、永辉、沃尔玛、家乐福、首航、幸福荣耀等大型超市线下门店2021年塑料购物袋销售量较2020年减少约2300万个,同比下降约37%。

此外,全市快递企业“瘦身胶带”基本实现全覆盖,循环中转袋使用比例突破98%,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到90%,主要品牌快递企业累计投入使用可降解塑料包装袋3370万个,京东等企业持续加强可循环快递包装箱应用替代一次性泡沫箱;大部分星级宾馆已不再主动提供“六小件”;全市废旧农膜规范回收率已达90%以上。与此同时,市民对塑料污染治理政策的知晓率从《行动计划》发布初的44%提高到目前的86%。

本市也支持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委会建设了企业与市场的供需对接公益性平台——绿色塑料制品查询与溯源平台,对可降解塑料制品及生产企业进行信用分类与标识,解决了消费者不知如何选择性能达标、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的绿色塑料制品难题,目前已上线企业122家,注册产品138种。开展生物降解厨余垃圾袋产品研制,已在多个垃圾分类基础好的小区试点应用。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