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改之声

工作动态

北京新闻广播-北京:今年持续降低核心区人口、建筑、商业、旅游密度

日期:2022-04-14 来源:北京新闻广播

记者今天(4.14)从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本市近日印发实施《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22年工作要点》,《工作要点》共安排部署了12大类70项重点任务,涉及173条重点事项。今年本市将继续紧抓“牛鼻子”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抓好核心区控制性详规实施,提升核心区服务保障功能,持续降低人口、建筑、商业、旅游密度。

据介绍,今年本市将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严格执行修订后的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2022年版)。抓好核心区控制性详规实施,提升核心区服务保障功能,持续降低人口、建筑、商业、旅游密度。

2021年核心区三级医院外地患者较2019年同期减少约186万人次

要点提出,将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一鼓作气抓到底。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约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加快补齐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便民商业网点7000多个。不断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4所高校新校区如期投用;核心区三级医院床位累计疏解2200多张,2021年核心区三级医院外地患者较2019年同期减少约186万人次。

今年,将引导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一般生产制造环节调整退出,促进具备升级条件的企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提升,推动区域性市场转型发展,巩固疏解成效。新建、改造提升一批蔬菜零售类便民商业网点。推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昌平校区、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二期等高校新校区建设,加快推进北京口腔医院迁建、朝阳医院东院等医疗卫生项目建设。

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目前,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取得积极成效。2021年北京企业对“通勤圈”投资次数是2015年的2.4倍,“通勤圈”作为北京产业发展腹地作用显现。2021年北京企业对“功能圈”“产业圈”投资次数分别是2015年的2.2倍、2.1倍。2021年,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万亿元,占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4成。

今年,本市将加快落实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各项任务。“通勤圈”主要是深化通州、大兴、房山等区与北三县、固安、武清等环京周边地区密切合作,率先构建一体化交通体系,引导北京适宜产业在环京地区发展,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功能圈”主要是深化雄安新区与城市副中心“两翼”对接协作,形成错位联动发展格局;唱好京津“双城记”,推动科技创新合作园区建设发展,推进北京空港、陆港与天津港的规划衔接融合,用好津冀出海通道。“产业圈”主要是共同改善区域营商环境,支持重点产业承接平台建设,以创新链带动产业链,共建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上下游衔接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完善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与配套。

轨道交通平谷线预计2025年底建成通车

工作要点中提到,轨道交通平谷线正加快建设。这是北京首条跨区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预计2025年底建成通车后,将成为北京与北三县的重要通勤快速通道。

目前,通燕高速燕郊西出口改建工程建成通车,厂通路实现开工建设,姚家园路东延、石小路等都已签订接线协议,跨界道路通达性不断提高。同时,本市引导适宜产业向北三县转移布局,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合作共建原则,继续举办2021年北京与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签约项目39个,意向投资额约247亿元,2019年以来连续三年累计签约项目120多个、意向投资额约800亿元,涉及产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 北京潞河中学三河校区、北京实验学校三河校区揭牌,中日友好医院、友谊医院等16家央属、市属医院与北三县医疗机构签署协议并持续推进合作。北三县16家定点医疗机构已纳入京津冀异地就医普通门诊直接结算范围。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政务服务“区域通办”正式启动,推出453项高频便民事项和70项政务服务事项。

下一步,本市将推动出台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相关方案;有序推进厂通路道路及跨潮白河大桥建设,开展姚家园路东延、石小路、通宝路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平谷线建设;继续举办北京与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争取再签约一批合作项目,服务保障签约项目落地实施;协同建设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加快推进北运河、潮白河综合治理,实现杨洼船闸工程完工、大运河京冀段旅游通航;支持北三县提升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

今年内京雄高速北京段主体工程完工

工作要点提出今年将实现京雄高速北京段主体工程完工,并推进京雄商高铁(北京段)前期工作。

北京把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作为分内之事,坚持雄安新区需要什么就主动支持什么,扎实落实京冀两省市共同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有序推进“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建设,幼儿园项目已经在2021年年底竣工并交付雄安新区,中小学项目正在加快收尾工作,医院项目主体结构封顶,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将于近期实现外立面亮相。制定实施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有关工作意见,北京与29所雄安新区学校加强对接支持,宣武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等5所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持雄安新区相关医疗卫生机构。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发展规划加快编制,超千家在京企业机构在雄安注册,其中,中关村高科技企业设立分支机构142家。十多家北京市属国企主动参与支持雄安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和金融服务等。京雄城际铁路运营满一年,京雄高速北京段加快建设,两地直连直通的交通体系加快构建。

下一步,本市将继续全力支持雄安新区提升承接能力,抓好“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后续工作,推动中小学项目陆续竣工交付,加快医院项目建设,协助开展教师、医生、护士等招聘和培训工作。细化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具体措施,深化与雄安新区学校对接支持,持续对口支持雄安新区医疗卫生机构。推动出台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发展规划,支持符合雄安新区功能定位的创新资源集聚发展。实现京雄高速北京段主体工程完工,推进京雄商高铁(北京段)前期工作。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