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改之声

工作动态

北京发布新一轮城南行动计划 5年将完成投资约5900亿元

日期:2021-07-30 来源:法制网

7月29日,北京市发布《推动城市南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据介绍,本轮计划突出功能引领和重大项目带动,安排项目260余项,完成投资约5900亿元。同时,将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与北部地区协同联动、搭建南部各区合作新平台,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改革。

城市南部地区是首都的南大门,包括丰台区、房山区、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核两翼”的腹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门户,是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空间,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城南地区政策叠加优势明显。结合“两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等重大任务,北京经开区和临空经济区加快推动自贸区高端产业片区和综合保税区建设,形成政策叠加效应。城南地区高端制造业优势迸发。南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达到40%以上,随着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园、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基地等硬核项目落地,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城南地区空间资源优势集聚。北京经开区由60平方公里扩大到225平方公里,丽泽金融商务区还有约280万平方米产业承载空间,生物医药基地、良乡大学城两个新扩区域控规即将落地,南苑-大红门地区疏解腾退释放出一批发展空间,城南将加速承载更多的功能和产业。城南地区区位优势独特。城南地区北连首都功能核心区,南通雄安新区,东连副中心和天津,西接河北保定,面积开阔、地位突出,有利于深度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南北合作”“南南合作”,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对接、重点领域合作上形成新突破。

李素芳介绍,此次城南行动计划重点突出三个方面。一是突出高质量发展,这是贯穿未来五年发展的主线,在整体性战略设计、局部功能区发展、制度机制供给、具体工作标准等方面都会突出高质量这一要求,力争将城南地区打造成为首都发展新高地。二是突出功能引领和重大项目带动,下决心把更多重大功能性活动和项目放到城南地区,引导重大项目优先向城南布局、优质资源要素向城南流动。未来五年,重点实施十大工程包,安排项目260余项,五年完成投资约5900亿元。三是突出激发内生动力,增强“造血”功能,推动产业强基。树立城南“一盘棋”发展思维,推动产业链协同和功能互补,加大对外开放、要素配置、营商环境等领域改革创新力度,在重点领域开展先行先试,为城南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据介绍,为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和综保区建设由北京和河北共同推动,将组建联合管委会,共同开发建设、共同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共享发展成果,共同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固安、涿州等地处于环京50公里“生活圈”范围内,城南各区还将加强与该区域在产业发展、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职住功能配套等领域的协调联动。

在加强南北合作、南南合作方面,将以与三大科学城联动发展为重点,以经开区为龙头,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城南各区都将深化与“三城”合作,打造高精尖产业发展主阵地和成果转化示范区,让资源富集、要素活跃、动力充沛的城南成为企业发展的最优选择。同时,将推动南部各区“抱团”发展,建立城南发展区际联席会议机制,在规划、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活动、融资对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协调解决跨区重大项目等问题,促进交界地区共治共建共管。

李素芳介绍,新一轮行动计划将继续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如推进企业注册全生命周期便利化,推动企业营业执照及其他行政许可事项联合审批改革等。经开区和临空经济区作为全市审批制度改革的先行区,将持续深化产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和优化“服务包”制度,用好市级下放的审批权限,打造营商环境高地。城南各区将打造各具特色的为企服务品牌,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提高对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力。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