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9-02 来源:北京青年报
新学期伊始投入使用的房山良乡第四小学滨河校区
北师大二附中海淀学校校园一景
怀柔第六幼儿园小班建筑区
学位大增、贯通培养、师资原汁原味……新学期伊始,作为“教育均衡”改革的一记“重拳”,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向京南、京西以及副中心不断布局,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了今年新建学校的软件、硬件“新”在何处,及其为区域教育均衡所带来的福祉。
今年本市将重点支持城六区教育资源薄弱区域和平原新城、远郊区老城区等学位缺口较严重区域的中小学新建、改扩建,重点支持远郊区引入城区优质校项目,持续增加学位供给。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发改委获悉,本市已经投资26所中小学建设,建成后补充小学学位8340个,补充中学学位17050个。
位于房山区良乡大学城的高教园就属于重点支持区域,虽然大学城聚集了多所高校,但基础教育资源一直是短板。近两年,北京十二中朗悦学校等周边中小学解决了一部分教职工和周边小区居民子女的上学问题。但由于学生人数逐渐增多,教学资源已经趋于饱和。在此基础上,去年,本市投资建设了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这也是良乡大学城里第一所基础教育学校。今年,该校区将全部竣工。
同时,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房山区今年9月份正式开学的新建校还有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良乡小学铭品校区,该小学作为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教育集团的分校区,由房山区教委与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将北京市第十二中学优质教育资源引入房山区长阳镇。此外,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学校竹园街校区、良乡第四小学滨河校区也于9月份开学。
今年,北京“回天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实施已满一周年,北京市教委在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引进了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昌平学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等教育资源,有力弥补了这片区域的教育资源短板。其中,新建的中关村二小昌平学校位于北七家国瑞熙墅小区,为昌平区教委所属公办学校,建筑设计规模24个班。昌平一中天通苑校区正式成立小学部,并开始招收一年级新生。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昌平学校天通苑校区一年级招生计划从4个班增到6个班,满足更多居民在家门口上好学校的愿望。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十二年一贯制的学校——北京学校小学部金秋迎来新生,其中学部计划2020年秋季开学。今年9月,黄城根小学通州校区和北京一幼海晟实验园城市副中心园一分部和二分部将正式投入使用。据了解,从今年起,通州区将吸引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落户。
此外,怀柔区第六幼儿园今年也建成招生,占地4300多平方米,3个小班招生,规模为450人左右,成为怀柔城区南城唯一一个公立幼儿园。密云区今年有3所新建校,其中包括一个小学和两个幼儿园。其中密云二小滨河校区于9月份开学,两所幼儿园于10月份开学。
同样,作为本市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海淀区的北大附中西三旗学校、北师大二附中海淀学校也作为新建优质校今年9月首次招生,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新校区也于9月份正式启用,北外附校在这个暑期进行了硬件“翻新”,提升了学生们的幸福感。西城区新添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改革实验学校——西城区京华实验学校,今年将面向西城区招收第一届小学新生,计划招收2个教学班。这所新学校将由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育民小学原校长翟京华担任。朝阳区计划新建、改扩建5所中小学,新增优质学位4800个;通过开办9个配套幼儿园、挖潜扩班、审批民办园和规范自办园等方式,新增学前教育学位8100个。
对话
十二年一贯制
解决中小学衔接难题
对话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学校校长景文忠
北青报:在您看来,竹园街校区成立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景文忠:房山属北京城南地区,教育一直是住在城南居民关心的问题。在新南城计划中提出,在教育方面,要实现从小学到高等教育全面提升。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学校是由房山区教委与首都师范大学合作成立的房山区第一所小、初、高全学段学校,但在此之前我校是个高中大、初中很小的学校,竹园街校区的落成招生,补缺了学校小学的教育,完善了办学体系,正式拉开了学校十二年一贯制教学的序幕。
北青报:学校实现十二年一贯制后,在培养学生方面有哪些特色?
景文忠:十二年一贯制,可以解决中小学在教育教学上衔接过渡难题,优化中小学布局,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现教育均衡化。
为实现“小、初、高”贯通培养,学校打造三级课程体系(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创新课程),形成结构合理、文理兼容、丰富多彩、综合开放的学校课程,将学生培养成“品行好、身体棒、基础实、能力强、特长显、视野阔”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北青报:既然和首都师范大学共建,首师大在办学中将发挥什么作用呢?
景文忠:首都师范大学将发挥大学优势,根据未来人才的基本素养要求及人成长的不同阶段特点,指导学校整体设计学生不同学段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我们从培养学生习惯入手,将学生十二年各学期习惯培养目标细化,以良好的运动习惯、沟通能力、学习习惯、艺术素养为主线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我们学校也是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修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专家将在学校建立阅读工作室、STAME实验室、创客空间,开展教学与研究,所以,我们学校的学生可以更早地接触科技前沿,培养多方面兴趣。此外,学校将充分发挥学段融合优势,大学教师、中学教师与小学教师融合互补,比如,我们小学学段部分课程由中学教师担任,教师育人观念更加前卫、多元。
文/本报记者 刘婧
骨干教师担纲
中关村二小布局回龙观
对话人:中关村二小团支书、中关村二小昌平学校一年级教研组组长班雯
北青报:作为今年在回龙观地区新开的一所学校,能否介绍一下中关村二小昌平学校的情况?
班雯:今年6月5日,中关村二小和海淀区教委、昌平区教委签了办学的合作约,决定举办中关村二小昌平学校。学校建在国瑞熙墅小区内,今年6月开始,我们就着手筹建这所学校,对于小区预留的配套环境进行方案修改,所有硬件设施全部和中关村二小其他校区的标准对齐,昌平教委给予了大力支持。建筑设计的规模是24个班,今年开学我们迎来了第一届两个班84名“小豆包”。随着一年年地招生,我们还将为更多昌平家长服务,把中关村二小的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在昌平地区辐射,带动“回天”地区教育质量的提升。
北青报: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师资,能否和中关村二小保持相当的水平?
班雯:昌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中关村二小其他校区完全统一,我们采用的是集团化办学管理模式,主张一个“二小”、一个标准、一个质量。师资大家就更不用担心了,因为所有任教老师都是中关村二小的骨干或学科带头人,直接派过来。昌平学校的老师遴选,首先要求必须在二小工作五年以上,其次必须是骨干教师或海淀的学科带头人,我们有6位老师驻校,还有其他学校老师跑校任教。当然目前我们也在招聘新的老师,招聘的昌平编制教师,我们要求到二小本部进行任教和培训,先融入二小的文化理念和教学方法后,再让他们回到昌平任教。
北青报:新学校在开学前做了哪些准备?
班雯:我们暑假用了三天时间做集训,给新入职的教师做成长培训班,分别从二小的理念文化、教育教学和阅读习惯等等各方面,给大家做系统大培训。除此之外,还做了三个半天的家长交流会,帮助小豆包的家长们完成幼小衔接。这几天的交流学习,家长们普遍觉得特别有收获,超出预期。这两天,我们又给昌平的家长单独设开放参观日,因为这里的家长很关心这所新学校。通过参观,大家也感受到了二小的很多文化,比如男生女生的校服是蓝色和粉色、学生饮水处是黄色标志。他们觉得这些文化标志和视觉识别系统很有意思。从家长的反馈来看,大家整体还是非常满意的,庆幸有这么一所软硬件都很优的学校进入“回天”地区。文/本报记者 林艳
内存
在今年北京市教委召开的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本市各区2019年引进的优质学校名单。据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本市扩优改革覆盖面不断扩大,从城区为主逐步向其他地区广泛辐射。其中,高校支持中小学发展项目覆盖范围扩大到29所高校、8个区60所项目学校;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项目支持昌平、通州等12个区95所学校发展。
目前,全市共有教育集团158个,覆盖415所独立法人学校;共有学区131个,覆盖12个区,1053所法人学校。2018年,全市小学就近入学率达到99%以上,初中就近入学率达到9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