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12-04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2月1日,LNG(液化天然气)挂牌价创出9400元/吨的历史新高,各地LNG均价也纷纷突破7000元/吨。国家发改委紧急出手,要求各地发改委12月4日召开LNG价格法规政策提醒告诫会,要求相关企业加强价格自律。《财经》了解到,大庆中瑞的高价是受到原料天然气限量供应的影响,其挂牌价比11月30日猛涨了1400元/吨。LNG价格近来涨势如虹。12月1日,各地LNG的报价也创下新高。除新疆因远离消费地需考虑竞争力,挂牌均价为5275元/吨外,其余各地LNG均价均突破了7000元/吨,部分地区均价突破8000元/吨,在LNG最重要的产区陕西,挂牌均价为7489元/吨。这样的报价,同比上涨了近一倍。上一次LNG触碰7000元/吨的高点,还要追溯到2005年。
供求形势逆转
今年以来,受经济增长、“煤改气”政策影响,天然气消费一改2015、2016年的颓势,增长重回两位数。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天然气消费量1865亿立方米,增长18.7%。同期天然气产量121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2%;天然气进口量722亿立方米,增长27.5%。进入供暖季,天然气消费进入旺季,供需矛盾更为突出。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徐博估计,今年全年的天然气消费量在2300亿/立方米,增量3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其中煤改气带来的新增消费量近200亿立方米。10月份以来,各地就陆续出现限气状况,与此同时,LNG价格一路向上。由于气源不足,陕西LNG工厂平均开工率已降至不足5成,部分工厂开工率更不足3成。与往年相比,LNG工厂气源价格也水涨船高,9月份以来,中石油已经两次提高供陕西、内蒙古地区LNG工厂的用气价格,11月份起统一执行1.88元/立方米的新价格,相比1.24元/立方米的基准门站价,上涨了5成多。
天然气供不应求的大背景下,LNG正变成刚需。从业十余年的原安迅思天然气信息总监黄庆告诉《财经》记者,她最近抽样调查了LNG加气站及下游的工业用户,LNG的传统市场正在快速萎缩。“加气站或者停运或者减少供应,工业用户已经损失了6成。”黄庆说,考虑到热值,在交通运输市场,LNG每吨价格在柴油的60%左右才有竞争力,下游工业用户市场,LNG价格每吨不超过5000元才有竞争力。
发改委出手干预
2013年国家发改委颁布天然气价格新政,放开液化天然气价格管制,自此,LNG价格由市场形成,但近期LNG价格的持续上涨,要求政府出手管制LNG的声音逐渐出现。昨日,一份落款为国家发改委的《关于部署召开液化天然气价格法规政策提醒告诫会的通知》在业内流传。据这份通知,发改委为“防范液化天然气价格异常波动,确保迎峰度冬期间液化天然气市场价格基本稳定。”统一部署相关省区市价格主管部门在12月4日召开液化天然气价格法规政策提醒告诫会,要求各液化天然气生产流通企业合相关社会组织加强价格自律、规范价格行为。
发改委要求各液化天然气企业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不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不得价格欺诈;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不得达成垄断协议;不得实施其他任何形式的价格违法行为和价格垄断行为。否则价格主管部门将依据相关法规严肃查处。黄庆认为,就算发改委真的进行价格管制,也很难达到效果。这一轮LNG价格上涨的背后逻辑是供需失衡,不解决供需的问题,仅进行价格管制,很可能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比如管了出厂价,LNG工厂可以卖给关联贸易公司,再加价出售。”
加快储气库建设迫在眉睫
造成国内天然气夏冬供需状况两重天的原因在于峰谷调节能力不足,其中最关键的是储气库建设严重滞后。去年中国地下储气库实际工作量为76亿立方米,占去年天然气消费量的3.7%;全球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有效工作量占比在10%-15%之间。徐博认为,按目前的天然气消费量,有效工作气量要增至230亿立方米,才能实现保供。目前9成以上的储气库均由中石油投资建设。储气库的建设投资成本大,经济效益差,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
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研究员刘满平透露,目前储气库工作气量单位储存空间投资额高达3-6元/立方米,主要依靠国家补贴,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刘满平建议,未来应建立用于国家储气库、企业商业储备储气库以及应急储气库三位一体的储气库体系,并确立管理模式,比如现在“气荒”情况下,明确政府的调拨权利、调拨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