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1-16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全面落实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昨天提交代表审查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计划报告)中,全面疏解非首都功能作为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项主要任务被提了出来。今年,本市将实施“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狠下功夫。
今年疏解“减法”集中三方面
严格实施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累计不予办理登记业务1.63万件;关停和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335家;疏解商品交易市场65家……继去年的成绩之后,今年的疏解工作又将做哪些“减法”?专项行动计划中,首先提出要严格落实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其次是继续疏解区域性市场。第三方面,就是加快部分市属高校、医院疏解步伐。
9个老旧小区试点整治
继“十二五”时期任务完成后,今年将继续开展中心城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根据计划安排,将在中心城区选择9个小区率先开展新一阶段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配套提升和长效管理试点。另外,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完成城乡结合部100个市级挂账重点地区的综合整治。
打造二环路夜景景观带
围绕故宫周边、西长安街、广渠路沿线、中关村大街、丽泽客运站、首钢主厂区北区周边等22个中心城区重点区域,综合开展整治提升专项行动,以提升区域发展质量和环境品质,也被列入了今年的工作计划中。
据了解,今年将进一步提升长安街及其延长线的市容环境景观,建设二环路8座立交桥新建景观照明设施,打造二环路夜景景观带。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联络景观大道,以及永定河绿色生态廊道建设。
腾退空间使用意见年内出台
去年,本市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腾退空间管理和使用的意见》,明确一批腾退空间将用于城市绿化、停车设施、基础教育等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以及创新创业发展。目前,《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腾退空间管理和使用实施意见》已形成待印发稿,拟于年内出台。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出台的腾退空间使用意见,将明确项目腾退后的规划用途和土地使用政策,加强投融资支持和财税支撑政策配套,以解决“边角地”“插花地”等的统筹利用,防止人口和功能再聚集。
按照意见思路,这些腾退空间主要用于服务保障首都核心功能、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补充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交通的短板、适量置换成聚人少的“高精尖”业态共五个方面。包括市属公办的教育、医疗卫生、公益性的科研机构在内,如果整体腾退到中心城区之外,拟由政府安排用地并给予政策资金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列入腾退计划用地的现有物业权利人愿意,可以按照规划自行升级改造,并补交土地收益进行协议出让,不再进行“招拍挂”。“要为科技创新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多留空间,要多建设科技园,同时结合‘散乱污’企业和低端市场退出工作,结合大众消费需求,加快提升生活服务业品质。”这位负责人表示。
例如,目前西城区动物园地区天皓成服装批发市场正在规划转型升级为创新综合体,朝阳区雅宝路市场已疏解楼宇正用于承载文化创意设计产业。海淀中关村地区海龙、鼎好市场等也在实施“主题楼宇塑造计划”,引导和推动沿线楼宇业态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