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9-27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4个多月前,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将“酒店集团”形式连锁经营社区养老驿站的思路抛向市场,引发了多家大型养老企业争相布局。昨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十一”过后,全国资运营的北京首家养老驿站管理集团即将正式开始运营。该公司主要负责人、北京诚和敬驿站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帅一透露,目前该公司已基本确定掌握的养老驿站有20余家,初步计划在养老驿站建设、运营等方面投入2亿元左右。
全国资驿站网络浮出水面
今年5月,北京市民政局给出了酒店集团连锁经营的方向后,北京市国资公司下属的养老企业、北京诚和敬投资有限公司立即开始酝酿筹备成立专门的驿站管理公司,目前该公司已基本成形,并将在“十一”后拿到工商执照。据张帅一介绍,北京诚和敬驿站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最终确定是由诚和敬投资公司全资出资成立,注册资金为3000万元。
对于初期的驿站网络规模,张帅一透露,今年内诚和敬驿站公司将主要在城六区布局40家左右的社区养老驿站,明后年还将分别布局60家左右,目前设定的目标是在“十三五”期间能够在北京养老驿站市场中占据1/3-1/2左右的份额,拿到数百家站点的经营权,其中有10-15张床位可以提供全托服务的站点约占三成,而所有驿站的整体投资规模将达到2亿元左右。“目前,诚和敬驿站公司确定了以社区养老驿站作为搭载平台实现长期盈利的路线,即未来公司具备了一定的站点规模,能够辐射较大范围的人群后,将以驿站作为‘门店’为适老化改造、金融、文娱等企业提供搭载服务,甚至可以成为这些搭载企业的孵化器,诚和敬驿站公司则从中进行利润分成。”张帅一还提到,与此同时,驿站网络辐射人群的数据将在后台形成智能大数据系统,诚和敬驿站也将为更多新兴企业提供基于此的大数据服务。
网点争夺战一触即发
日前出台的北京民政“十三五”规划曾提出,按照《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关于“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各类养老服务设施,至2020年,全市人均养老设施用地约0.25平方米”的要求,标准化配建社区养老设施,全市建成2000个养老服务驿站和老年活动场站。如果按照北京市民政局的规划,如此大规模的驿站交给几家养老企业连锁经营,未来几年,这一市场上即将出现的站点争夺战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据张帅一介绍,现阶段,诚和敬驿站公司将主要通过收购、合作以及招投标的形式在北京布局养老驿站网点。目前诚和敬驿站公司已经在海淀、朝阳分别收购了一家养老驿站运营商,共获得了10个养老驿站站点,同时该公司还确定了与一家拥有46个老年餐桌站点的企业合作,并确定初期拿出10个点改建成养老驿站由诚和敬负责运营,“目前,诚和敬驿站公司还在与多个区和街道接触,准备参与一些站点的招标”。此外,张帅一和他的团队还在与清华大学、北京市发改委家属院等部委机关、高校家属院等洽谈,希望利用这些单位社区中的活动站、闲置物业投资改造建设养老驿站。
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包括北控集团、中信国安等在内的多家养老企业都已有意愿在养老驿站连锁经营领域分一杯羹。该知情人士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虽然其他几家公司暂时没有公开要组建专门经营养老驿站的公司,但企业内部养老事业相关部门也都有了通过连锁经营提供增值服务的思路。
招标标准模糊掣肘市场快速成型
此前,部分社会资本对投资养老驿站等新模式一直持观望态度。“开荒”一个新兴产业领域,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有风险的,更何况是此前并不被普遍看好的社区养老驿站。张帅一坦言,在诚和敬驿站公司迅速扩张规模的这段时间,企业已经碰到了不少“钉子”,“目前,各级政府在进行社区、街道中的养老驿站招标时,常常会碰到一个站点有6、7家企业同时竞争的情况,但在招标过程中,政府仍未形成一套清晰的评价标准,考核过程难以被量化,大型企业初期还可以依靠资本实力收购中标经营权的企业,那些中型企业要构建自己的养老驿站网络可能就相对更困难一些”。张帅一表示。
对此,党俊武也表示,相关部门在大力推进养老驿站建设时也确实需要及时跟进出台这些配套政策,尤其是在招标这样决定着一个养老驿站未来建设、经营、服务质量的环节上,更应有严格的标准去规范。此外,相关部门还需要尽快拟定政策对于养老驿站平台上可以搭载的增值服务、产品做出一定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