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11-30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京津冀协同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一起,正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强音。而在11月27日至28日举行的第十九届京港洽谈会上,如何挖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新需求”也成为京港工商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建设首都经济圈,最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力。”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卢彦表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投资需求和商机。
曹妃甸项目首次登陆京港洽谈会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围绕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三个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先行启动,开展了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在本届京港洽谈会上,轨道上的“京津冀”备受关注。进行了现场推介的“平谷线”有22公里在河北省境内,将连通中心城与平谷及河北燕郊地区,项目建成后,将由特许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尽管项目建设方案和投融资方案等还在进一步研究,但是,已经有港资公司跃跃欲试。“我们非常感兴趣,一定会积极参与。”京港地铁总经理王绍基说。据介绍,北京市将加快推进北京到唐山、张家口、天津滨海新区等27条城际铁路建设,到2020年,京津冀城际铁路将超过1300公里。
在京津冀区域发展大局势下,北京与河北合作的曹妃甸产业园区是首个登陆京港洽谈会的京津冀项目。率团参加洽谈会的唐山市委副书记、曹妃甸区委书记王立彤表示:“香港是国际都会和自由港,拥有众多跨国公司、高精尖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是曹妃甸寻求合作的重要伙伴。”
向世界发出“经济顺风车”的邀请
卢彦表示,2014年,中国对全球的经济贡献率已经达到25.8%,今年以来超过30%,居世界各国之首。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协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京津冀协同战略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是向世界发出的经济顺风车的邀请函。
他表示,香港一直以来都是北京最主要的资本来源地和境外投资目的地。目前,香港在经济建设上巩固现有产业,扶植新兴产业,京津冀协同发展为香港各界到京合资增加了更多机遇。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表示,基础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香港作为亚洲区域重要的金融中心,融资市场成熟和多元化,是理想的融资和资产管理平台。
中国香港商会会长、汇丰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屈家智也表示,北京香港合作具有互补性,北京是服务业开放的试点,香港服务业占GDP的大部分,京津冀地区有很多优秀的企业,但是不一定有国际市场的经验,香港金融等服务行业可以帮助这些企业走出去,除了在香港IPO、发债外,还可以收购兼并,增强核心竞争力,“比如首创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去年收购了一个新西兰的废物处理项目,融资都是通过香港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