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改之声

工作动态

城市副中心开建12年一贯制“北京学校”

日期:2018-08-21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8月18日,北京城市副中心12年一贯制“北京学校”在通州区潞城镇奠基动工。学校计划于2019年7月建成,9月小学部开始招生。建成后将为周边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一、“北京学校”建设投资由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全额安排

  我委副主任王强介绍,为了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将按照最先进的理念,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打造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并加大统筹力度,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布局通州区,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小学部明年招生 中学部明年建成

  “北京学校”位于通州区潞城镇大营村东侧,占地面积约300亩,规划小学48个班、初中30个班、高中30个班。首批开工的小学部,计划2019年7月建成,当年9月开学招生,预计招收8个班约320人,以后招生规模将逐年增加;2019年底,位于学校南部的中学部也将建成。按照规划,包含小学、初中、高中在内,“北京学校”的总招生规模为108个班,将提供近4000个学位,是周边规划中规模最大的一所,建成后将成为一所一流的特色学校。

  三、教改试验学校 创新12年一贯制

  为办好学校,“北京学校”在两年前已开始筹备。截至目前,已经招聘100多名新毕业的大学生,作为师资力量储备。其中,大部分多是来自毕业于名校的硕士生、博士生,目前正在人大附中等相关学校进行培养和锻炼,明年开学时可以直接入职工作。

  “北京学校”将是一所贯彻教育体制改革的实验学校,学校学制、学段和教材都会打通。即尝试把学段学制打通,把小学六年的课程,按五年制设计,让学生提前一年进入初中;初中最后一年与高中三年打通培养。随着学段打通,教材方面也将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

  四、校园设施共享 文体设施向周边居民开放

  “北京学校”校园建设将突出绿色、生态、智慧、共享的科学理念,将其打造成一所花园式学校。目前,学校绿化方案正在设计,学校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约在40%以上。北京学校的校园还将设立一片共享区,既为在校学生服务,也让周边居民受益。学校共分为3个区,北部为小学部,南部为中学部,两者中间建设共享区。共享区内将建1个体育中心、1个文化交流中心和1个艺术中心,这3个中心双休日将面向附近市民开放。体育中心的设施,除常规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场地外,还将建一座特色冰球馆;艺术中心里的剧场,可以让市民周末来欣赏舞台剧。

  五、城市副中心将新建100余所学校 引入更多教育资源

  “北京学校”的开工是城市副中心教育配套工程建设的重要节点。在城市副中心,将来会有大约385公顷的教育用地,共规划建设246所学校,现在已明确保留113所,其余的100多所将新建。北京一幼海晟实验园、北京第五幼儿园、北海幼儿园等将设分校;人大附中、黄城根小学、育民小学等将设分校。其中,北京一幼海晟幼儿园、北京市第五幼儿园、黄城根小学于2018年建成;北海幼儿园等计划于2019年开工。另外,北京二中通州校区、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景山学校通州校区、北京五中通州校区、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正筹建中。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