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4-17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张工副市长讲话
张建东主任作工作报告
刘印春同志主持会议
能源和经济运行工作会会场
4月15日,本市召开2013年首都能源与经济运行调节工作会,市发改委主任张建东做首都能源与经济运行工作报告,副市长张工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会议由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印春主持,会议总结了2012年能源工作,对2013年能源工作进行的部署。市有关委办局、各区县、市能源企业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2012年,全市能源系统坚持把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有机结合起来,能源运行调节水平明显提高,“十八大”、冬夏双高峰等重要时段能源运行安全平稳,能源设施加快建设,供应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清洁转型取得新突破,能源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制定落实《关于加快压减燃煤促进空气质量改善的工作方案》,全年削减燃煤70万吨,圆满完成年度任务。2.1万户平房居民实现清洁采暖;按期完成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综合整治,7万户农村居民实现清洁供热;城六区优质型煤替代工作启动实施。
全年完成能源投资236.3亿元,同比增长30.5%。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建设任务完成过半,西南热电中心竣工投产,新增清洁供热能力1200万平方米,城市中心大网供热面积达1.7亿平方米;东北、西北热电中心开工建设。西沙屯输气门站建成交用,陕京三线临时线全线贯通。
大力实施能源安居工程,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用能条件。完成91个小区约13万户居民配电网、140个小区约300公里供热管网消隐升级改造,居民用电供热更加安全。核心城区19万户平房居民全面执行“煤改电”低谷时段延长1小时的电价优惠,解决居民反映的最后1小时供热能力不足问题。“阳光浴室”、“送气下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政府投资重点向生态涵养区和产业转型区倾斜,阳光浴室在延庆、密云两县基本实现全覆盖,整体解决房山、门头沟小煤矿关闭地区约8万户山区居民炊事用能问题。
2013年,本市将紧紧围绕确保首都能源运行安全平稳的核心任务,着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压减燃煤促进空气质量改善,着力加强设施能力建设,着力促进新能源新技术发展,着力提升能源运行管理水平,加快构建安全、清洁、高效的现代城市能源体系。
加强与国家部委、中央企业、资源产地的沟通衔接,健全能源应急协调机制,提高极端天气、突发事件等特殊条件下的能源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市区两级协同,政企双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压减燃煤各项工作,全年削减燃煤140万吨。大力实施燃煤锅炉改造。完成城区燃煤锅炉房2100蒸吨清洁改造;完成远郊市级以上工业开发区500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全面完成“煤改电”工作。继续实施东西城4.4万户居民“煤改电”工程,加快4座配套变电站建设进度,核心城区基本实现无燃煤。结合郊区农宅抗震节能改造,在延庆、顺义、昌平等部分村镇试点推进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采暖工程建设。
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增强清洁能源供应能力。加快推进西北、东北等热电中心及配套管线建设,实现四大热电中心主体竣工,东南、西南热电中心热力全部送出。建成陕京三线永久线等工程。开工建设陕京四线。继续推进燃气管网向郊区和重点镇延伸,加快实施延庆通气工程,完善密云、怀柔等新城燃气主干管网。
发挥首都创新示范优势,加大新能源新技术支持力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5%左右。建成延庆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积极推进昌平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和海淀、顺义国家光伏集中应用示范区的建设。建成延庆、密云大型光伏电站、官厅风电三期、鲁家山生物质电厂等新能源项目,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达到200兆瓦。增强新能源产业高端竞争力,落实国家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等产业政策,制定出台本市新能源产业标准体系,强化在标准建设、检测认证、设计服务和系统集成等高端领域的竞争优势。加快建设一批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引导新能源装备企业入驻,促进新能源产业聚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