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公开 > 规划计划文本 > 五年规划

政务公开

  •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国有资产监管/宏观经济
  • [制定机关] 石景山区政府
  • [实施日期] 2021-03-18
  • [成文日期] 2021-03-18
  • [发文字号] 〔〕
  • [废止日期]
  • [发布时间] 2021-03-18
  • [效力] 有效
北京市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日期:2021-03-18 来源:石景山区政府

  序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时期,也是石景山区积极融入首都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三区建设”,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的关键时期。科学谋划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对石景山区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

  《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依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关于制定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全面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以下简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紧密衔接《石景山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石景山分区规划),系统阐明了区委区政府战略意图,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主要任务,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站在时代新起点,开启现代化新征程

  第一节 过去五年的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石景山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全区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紧紧抓住“两大机遇”,牢牢把握“三区定位”,团结奋进、砥砺前行,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重要成就,石景山区作为首都城市西大门,正在发生深刻转型,区域全面深度转型、高端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中心城区功能持续优化。全面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发布实施石景山分区规划。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和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发展目标,努力提升“四个服务”水平,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成功创建,西长安街城市森林公园群基本建成,综合服务、国家纪念等功能进一步强化,政务环境更加安全、高效、有序;发布实施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和五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三道五区”文化景观和“六张文化名片”,“一轴双核两翼多片区”空间布局初步形成,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活动,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优质完成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国家重大主场外交外事活动服务保障,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对外交流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国际化发展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创新引领作用持续增强,预计“十三五”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00家左右,比“十二五”末新增400家左右,中关村石景山园实现收入3000亿元,比“十二五”末提高83.8%;专利申请量新增25907件,比“十二五”期间增长121.6%

  高质量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55.5亿元,年均增速6.6%;人均GDP预计达到15.2万元,比“十二五”末提升85.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65.7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45.7%,年均增速7.8%。转型发展成效显著,被评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典型,纳入第二批国家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三次获得国务院“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城市”表彰,“一轴四园”创新发展能力持续增强,“1+3+1”高精尖产业体系基本构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3.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90%。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实施人口规模和建设规模双控,深入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率先建成“基本无违法建设城区”,预计“十三五”末,常住人口在55.3万人以内,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减少至53平方公里;万元GDP能耗下降、万元GDP水耗下降达到市级要求,以更少的资源消耗支撑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发展。

  城市宜居水平大幅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M6线西延开通运营,M11线西段(模式口站-新首钢站)有序推进,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7公里,累计达到14.9公里,市政道路总里程超过270公里,“三横两纵”高、快速路系统和“五横六纵”主干路系统基本成形;刘娘府110kV5个输变电工程建成投用,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完成109公里,污水处理率达到99.3%,清洁能源供热面积比例达到100%。绿色成为发展底色,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五年任务三年完成,新建和改造城市公园25座,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基本实现全覆盖,覆盖率位列全市第一。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依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平台融合推进“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改革,强化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加强“七有”“五性”监测评价;深化街道改革,430项行政执法职权下放街道,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基本形成,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石景山“老街坊”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智慧石景山”建设步伐加快,人口、法人、空间地理、视频图像、信用信息五大基础信息库实现数据共享;9个街道全部聘任责任规划师,452条大街小巷“街巷长”全覆盖;两个“关键小事”落实落细,老旧小区长效治理机制特色明显,深化“首开经验”,探索形成建管一体“3+N”老山经验,在全市率先实现居住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实施疏堵工程39项,新建停车位3.3万个,道路停车全部实现电子收费。

  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656元,年均增速6.3%。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就业特困人员全部实现托底安置。居住条件不断改善,累计建成各类政策性住房140.4万平方米、20239套,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轮候家庭全部解决。健康石景山加快建设,医药分开、医耗联动等改革稳步推进,院前医疗急救呼叫满足率达到98.3%,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95.56%,国家级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成功获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达到1.47平方米,获得全国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城区称号,人均期望寿命预计达到82.6岁。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区,国家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全面推开,区街居三级养老设施全覆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四个学区横向交接、八个教育集团纵向引领”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6%,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100%达标,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育人质量全面提升。成功创建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有力推进,区文化中心建成投用,9个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全部实现社会化运营,社区文化室覆盖率达到100%,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平安石景山”“法治石景山”建设,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办好群众身边事,累计完成济困工程、便民工程、重要民生实事830余项,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实现全覆盖。

  “三大攻坚战”成果丰硕。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果,全面落实扶贫支援任务,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助力对口帮扶地区河北省顺平县、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及对口支援地区青海省称多县全部脱贫摘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污染防治成效明显,狠抓“一微克”行动,基本建成全市第三个无煤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较“十二五”末下降56%,“蓝天幸福感”显著增强;全面落实河长制,国控市控水质考核断面稳定达标;实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落实修复名录制度,污染土壤治理有序推进。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机制,持续压降P2P网贷风险,保持打击非法集资高压态势。

  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顺利完成区级机构改革、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街道机构综合设置改革,推进简政放权,规范权力运行,形成政府部门权力清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在北京市率先试点“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完成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好差评”建设,商事制度改革走在全市前列,建立完善“服务包”和服务管家制度,深入开展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累计新注册企业1.7万余家。推动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完成石泰集团及万商集团整合重组、房管中心转企改革、5家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国资委系统13家一级监管企业全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速集体经济转型,积极稳妥推进农工商总公司产权制度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出台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办法和加强成本管控若干规定,强化政府投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研究形成首钢铸造村14号楼重置改造审批路径,解决首钢历史遗留问题;联合首钢集团制定市区经济贡献共享机制实施细则。服务业扩大开放全面推进,成为全国首批家政服务业“领跑者”行动试点城市,海外院士专家北京工作站成功落户,新首钢园区公用型保税仓库建设完成,全球首发中心对外发布,新首钢园区老工业街区转型发展“首发+首店”品牌经营获评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最佳实践案例,实际利用外资比“十二五”末提高3.29倍。

  冬奥服务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成立并优化石景山区服务保障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领导小组,冬奥服务保障工作扎实开展。冬奥组委机关顺利入驻,首钢滑雪大跳台建设完成,国家冬训中心、西十冬奥广场交付使用,周边配套市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大幅提升。圆满完成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1000天、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发布活动等服务保障任务,餐饮、住宿、卫生、安全、消防等赛会保障工作全方位推进。“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示范区加快打造,建设8所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10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命名19所区级冰雪特色学校,建成9块冰场、2块雪场,成功创建全市首家冬奥社区,群众冰雪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取得重大进展。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搭建市区企沟通交流平台,建立区企对接机制,成立石景山区推进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发展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新首钢地区和五里坨、广宁等西部地区规划建设。全面落实《加快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发展建设 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行动计划(2019-2021年)》,围绕文化复兴、生态复兴、产业复兴、活力复兴,扎实推进任务落实,新首钢北区全面推进,东南区加快建设,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布实施。“体育+”“科技+”产业有序布局,加快打造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区、科幻产业集聚区、中关村(首钢)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产业园、首钢5G示范园。探索形成工业建(构)筑物改造利用审批模式,着力破解新首钢地区转型发展难题,有力推进全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工作。

  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区委区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落实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和北京市相关工作要求,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保卫首都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铸就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极大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励我们更加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为继续前行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总体来看,“十三五”规划实施成效符合预期,发展难题逐项突破、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势能加速蓄积、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尤为重要的是,在“十三五”实践中,区委区政府统筹各项事业体制机制优势更加彰显,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全区上下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攻坚克难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区域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和强大的奋进力量。“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石景山区现代化建设站在新的起点上。

  第二节 把握发展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首都北京与党和国家的历史使命联系更加紧密,“四个中心”“四个服务”能量持续释放,“两区”建设为新阶段首都构建新发展格局创造了重要机遇、提供了强大支撑。石景山区作为首都中心城区,加快“三区建设”,融入首都新发展格局优势更为明显;冬奥筹办和服务保障正紧锣密鼓,北京市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步伐不断加快,为石景山区发展创造了难得的“两大机遇”;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成为推动新阶段新发展最为突出的“两个关键”动能。同时,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外部发展环境更为复杂,加之石景山区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转型关键期,发展也面临不少挑战,经济总量在全市占比偏小,主导产业优势不足,“四老四少”短板明显,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依然突出,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仍有差距,城市建设与管理还有弱项,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待加强。

  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仍然是石景山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胸怀“两个大局”,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推动全面深度转型、高端绿色发展,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

  第三节 推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积极融入首都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两大机遇”,加快推进“三区建设”,以首都发展为统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服务保障冬奥筹办和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为重点,以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为关键,以构建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为着力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把各方面工作做到精致细致极致、实现“一枝独秀”,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二、基本要求

  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严格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等重大原则,认真落实“一个统领、六个更加突出”的首都发展新要求,把握好以下基本要求:

  ——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牢固树立首都意识,充分履行中心城区职能,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升“四个服务”水平,在构建首都新发展格局中拿出石景山行动。全面落实首善标准,强化责任意识、效率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到精致细致极致、实现“一枝独秀”,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石景山贡献。

  ——牢牢把握“两大机遇”。用足用活用好服务保障冬奥筹办和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这两大重要机遇,深入研究创新发展要求、发展路径、推进举措,以改革创新精神破难题、闯新路,加快推动新首钢地区规划建设进程,加速集聚创新要素和项目资源,打造具有奥运特色的经济增长点,引领带动首都西部地区转型发展。

  ——突出抓好“两个关键”。紧扣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这两个关键,紧抓北京建设“两区”的重大战略机遇,优化产业布局,畅通城市经济循环,促进城市功能重组,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减量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坚持“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制定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计划,统筹老旧厂房、老旧小区、平房区、低效楼宇等重点领域升级改造,谋划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加快“一轴四园”重点功能区规划建设,推动“1+3+1”高精尖产业和“五新”融合发展。

  ——加快推进“三区建设”。认真落实石景山分区规划,加快推进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生态宜居示范区建设,将“两大机遇”“两个关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项目、建设项目、民生项目,科学制定发展指标,细化任务目标,出台具体计划,列出工作清单,扎实推动工作落实,把“三区”蓝图变成石景山现实。

  ——充分彰显文化生态底蕴。加强文化保护传承,促进生态文化、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工业文化、红色文化、创新及冬奥文化融合发展,打造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精品力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严守“双控”“三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扩大生态空间容量,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展现“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丽姿态。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共同富裕方向,紧紧围绕“七有”目标和“五性”需求,有效破解“四老四少”突出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风险防控,强化底线思维,妥善防范化解各种风险,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功能定位

  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承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发展要求,建设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以城园融合发展为前提,强化城市空间有机融合,以现代金融、数字创意、科技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商务服务业等优势产业为主导,以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京西商务中心等功能区为载体,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打造京西创新发展战略节点,实现发展动力内涵提升。

  绿色低碳的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石景山区作为首都西部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以长安街西延线工程、冬奥会筹办等重大项目建设为契机,基于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强化中央党政军服务保障,提升首都功能,将疏解非首都功能与城市综合整治并举,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强化区域功能协同、产业互补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发挥综合服务功能,建设绿色低碳的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

  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态宜居示范区。以山水文化融合为内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拓展城市绿色空间,加强城市双修,提升城市风貌、完善设施配置、推进职住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健全公共空间体系、探索城市更新发展机制,建设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态宜居示范区,实现山水城市共融,城市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成为首都生态宜居城市典范。

  四、发展目标

  二〇三五年的远景目标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北京要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建设好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石景山区作为中心城区,要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努力走在前列,建成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生态宜居示范区,打造创新引领、生态宜居、多元文化交融、山水城市相融、产城发展共融、具有国际魅力的首都城市西大门,成为生活方便、生产高效、生态优良的生态宜居典范城区。展望二〇三五年,充分履行中心城区职能,“四个中心”功能、“四个服务”水平大幅提升,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国际交往能力显著增强,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成为重要的创新要素集聚转化中心,充分彰显“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丽姿态;建成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一轴四园”充满活力,“1+3+1”高精尖产业体系更加成熟,银行保险、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数字创意等行业特色凸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经济实力、发展活力、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成为国内外产业转型典范;建成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深入落实,规划龙头作用充分发挥,非首都功能全面疏解,城市更新良性循环,城市功能性缺失问题有效解决,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运行稳定高效,城市管理实现智慧化、精细化;建成生态宜居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秀水石景山”建设成效显著,“四老四少”问题有效破解,群众“七有”“五性”需求在更高水平上有效满足,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健康石景山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十四五”时期石景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按照石景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新阶段新形势,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有机统一,加强统筹谋划、推进落实,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中心城区功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庆祝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圆满完成,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功并巩固深化,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重要节点高水平升级改造,国际交往环境及配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中心城区功能大幅优化。

  ——城市更新取得显著成效。城市更新行动深入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有机更新率先基本完成,以新首钢为重点带动京西八大厂全面转型取得重大成果,石景山城区整体复兴初步实现。市政基础设施优化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大幅提高,品质之城初步建成。

  ——产业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产业园区基本建成,具有石景山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劳动生产率和地均产出率持续提高。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更加凸显,数字经济成为发展新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持续壮大,服务业优势进一步巩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开放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山水文化融城取得显著成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遍推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山环水绕、绿轴穿城、绿链串园的绿色空间格局基本形成,“秀水石景山”基本建成。“三道五区”“六张文化名片”影响力持续增强,自然禀赋的山水文化与古今辉映的城市风貌和谐统一,“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丽姿态充分彰显。

  ——增进民生福祉取得显著成效。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全面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健康石景山建设稳步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破解“四老四少”问题成效显著,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取得显著成效。城市治理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基层治理水平大幅提升,社会治理总体效能持续增强。人民民主更加健全,依法治区迈出新步伐。平安石景山建设深入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第二章 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服务首都工作大局

  立足中心城区功能定位,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北京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服务保障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为牵引,以优化提升首都功能为重点,合理布局发展任务,坚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实现内涵集约式发展。

  第一节 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履行中心城区职能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发展目标,切实履行中心城区职能,保障和服务“四个中心”功能优化提升,以首善标准做好“四个服务”。

  保障政治中心功能。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维护首都政治安全为首要任务,确保不发生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重大事件,坚决维护首都安全稳定。优化党政军服务环境,做好中央驻区单位联络服务保障,提高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工作服务水平,加强与驻区部队对接,推进军地深度融合发展,倾力解决官兵“三后”问题,巩固双拥共建成果。加强长安街西延线地区环境整治,坚持高标准规划设计与实施管理,优化提升长安街西延线两侧功能,塑造礼仪之轴、复兴之轴、绿色之轴,展现首都良好形象。

  强化文化中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战略,按照北京市“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文化中心建设框架,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挖掘“三道五区”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多措并举开展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塑造有影响力的“六张文化名片”。巩固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成果,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努力将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石景山段建设成为全国文化中心的精品力作。

  服务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按照北京市“一核两轴多板块”国际交往空间格局,加强国际交往重要设施和能力建设,推动长安街西延长线石景山段与沿线功能区协同发展,保障综合服务、国际文化体育交流等功能。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为契机,发挥“双奥之区”优势,以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为重点,举办高水平国际会议、会展、节庆和赛事活动,加大对外宣传推广力度,展现近现代工业遗产的独特文化魅力。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用好“两区”“三平台”,培育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强化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持续优化国际交往服务软硬件环境,拓展友好城市交往,深化民间交流合作,持续提升对外交往活跃度,构建多元立体的对外交往新格局。

  承载科技创新中心功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中关村石景山园引领作用,优化空间要素配置,加快集聚技术、人才、资本、数据等核心创新要素资源,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推动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特色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第二节 塑造有序发展格局,优化完善城市功能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赋予的功能定位和石景山分区规划明确的城市空间结构,结合当前发展基础和“十四五”发展需求,塑造“一轴一带、多点支撑、组团协同”的城市发展格局,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与五年发展任务有机统一,推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一轴:长安街西延线黄金发展轴。充分发挥长安街西延线品牌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空间串联作用,强化与沿线其他功能区协同发展。构建良好空间秩序,体现庄严、沉稳、厚重、大气的形象气质;吸引功能性总部及新兴金融机构落户,加速产业集聚。提升文化传承、综合服务、国际交往、行政办公以及国家纪念等功能,打造一条庄严大气、文化厚重、产业高端、绿色开放、活力现代的长安街西延线黄金发展轴。

  一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坚持融合山水谋发展,着力打造“三道五区”文化景观和“六张文化名片”,加快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石景山段建设。充分发挥西山永定河沿线山水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的禀赋优势,着力推进生态文化与经济社会领域高度融合发展,加快衙门口、新首钢、广宁、五里坨、八大处、模式口等沿线地区规划建设,强化与周边区域协同联动,将西山永定河沿线打造成为山水文化、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工业文化、冬奥文化交相辉映,绿色生态、城市更新、产业转型、融合发展的绿色发展带,尽显山水融城、古今同辉之美。

  多点:重要城市功能节点。包括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中关村石景山园、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文创园、苹果园交通枢纽综合商务区、银河综合商务区等重要城市功能节点。统筹资源要素配置,高效利用存量和增量空间,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以公共活动、产业发展、综合服务为主导,构建优势互补、特色明显、产城融合、功能衔接、多点联动的发展格局,带动石景山区乃至京西地区发展。

  组团:东、中、西部组团。结合东中西部历史格局和发展不均衡的阶段性特征,突出各组团功能侧重与发展定位,实现均衡协同发展。

  ——东部组团。主要包括五环路以东区域,是石景山区行政中心,是石景山区面向中心城区的重要门户,重点按照“提质增效”思路,对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进行品质提升和功能优化,强化行政办公、国家纪念、综合服务等功能。

  ——中部组团。主要包括五环路至石门路区域,是石景山区文化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重要地区,重点按照“做大做强”思路,发挥中关村石景山园引领带动作用,加速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工业互联网产业园、苹果园交通枢纽综合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建设和高端产业集聚,提升首钢工业文化、模式口历史文化、八大处传统文化影响力,强化文化交流、科技创新、国际交往等功能。

  ——西部组团。主要包括五里坨和广宁地区,是石景山区山水文化资源的主要承载区,重点按照“多元协同”思路,处理好生态保护和开发建设的关系、政府主导和企业协同的关系、区域发展和开发建设的关系,完善市政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老旧厂房转型升级,破解城中村更新改造难题,强化生态、休闲、旅游功能,促进西部地区与新首钢地区协同联动发展,将其打造成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新名片、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战略节点。

  第三节 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深入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强化人口调控和服务管理,加强生态、产业、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

  深入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坚持提升导向,注重以提促疏、以提促治,开展重点区域环境治理、棚户区改造、腾退空间改造利用等任务,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坚持系统观念,疏解整治提升一体谋划统筹实施,推进一般性产业和公共服务功能疏解提质。坚持长效治理,不断深化违法建设和街区环境秩序整治,完善防反弹控新生机制,促进城市运行更加安全有序。坚持精治共治,聚焦城市发展和基层治理难题,强化接诉即办与主动治理相结合,助力构建特色基层治理新格局。

  加强人口调控和服务管理。有效控制人口规模,以“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深化人口调控举措,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倒逼城市减量发展、内涵提升,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55.3万人以内。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人口结构调整,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功能疏解提升相适应,实现职住均衡发展,激发城市活力。持续提升人口服务水平,推动人口发展从“数量调控”为主向总量调控、结构优化并举转变,切实推动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口布局与城市活力提升、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人居环境改善良性互动。

  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重污染联合预警预报机制,持续推进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加强与张家口等城市沟通对接,搭建区域沟通合作平台,促进京津冀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深化与天津市河北区合作交流,在产业对接、招商引资、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合作,持续开展非遗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参与京津冀旅游一体化发展,联合开发跨区域旅游资源。

  第四节 全面服务参与借势冬奥,助力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顺利举办

  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理念,深入细致做好冬奥会筹办和赛会服务保障,持续发挥冬奥对经济社会发展带动效应,实现“冬奥让城市更美好”,为把北京冬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奥运盛会贡献石景山力量。

  强化冬奥服务保障。高质量完成首钢滑雪大跳台配套设施建设,高标准建成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M11线西段(模式口站-新首钢站)、北辛安路南段等周边配套基础设施。高品质实施冬奥赛场周边、阜石路沿线、永定河石景山段环境综合整治和景观提升。结合办奥办赛需求,提高“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服务保障水平,全方位做好赛会服务保障。高标准做好冬奥志愿者招募选拔、培训宣传、运行管理、保障激励、成果转化等工作,建立志愿者重大活动服务保障机制。健全冬奥组委驻地及冬奥场馆周边综合防灾减灾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营造参与冬奥良好氛围。积极创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示范区,推动中国冰雪大会总部基地落户,打造冬季体育运动特色区。完善冰雪体育场地设施,满足不同人群对冰雪健身的需求。深化冬奥“六进”活动,加快建设冬奥社区,加强青少年冰雪队伍建设,力争2025年全区参与冰雪运动及冰雪活动人口达到55%,冰雪竞技后备人才达到300人,冰雪竞技体育水平位居全市前列。开展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招募、培训、管理工作,到2025年,全区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1500人。

  持续发挥冬奥效应。加快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区建设,捕捉“体育+”风口,重点发展冰雪健身休闲业、竞技表演业、中介培训业,推动冰雪体育产业与科技、保险、旅游、医疗等业态融合发展,吸引冰雪体育组织、企业、人才等落户,鼓励企业参与冬奥会及相关赛事活动市场开发、投资冰雪体育项目、开展有国际影响力的论坛展会活动,打造“冰雪全产业链基地”。研究探索奥运场馆赛后利用和运营模式,承办国内外高水平赛事,引入文化演出活动,带动周边餐饮、酒店等服务业态发展。加强奥运品牌持续开发,讲好“首钢故事”;加强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第五节 聚焦“四个复兴”,全力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紧扣传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示范区、京西高端产业创新高地、后工业文化体育创意基地战略定位,落实减量发展要求,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挖掘文化发展新内涵,推广绿色智能新技术,依托功能再造,打造城市更新标杆工程,推动多约束条件下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文化复兴、生态复兴、产业复兴、活力复兴,促进“工业锈带”蝶变为“活力秀场”,整体塑造体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城市治理先进理念和大国首都文化自信的新地标。

  推进文化融合传承,实现文化复兴。按照工业遗存能保则保、能用则用、分区分类、保用结合原则,深入挖掘老工业区历史文化遗产与工业遗存人文价值,通过织补更新、现状改造、加固修缮等多种形式,对现有高炉、仓库、车间等建(构)筑物进行保护利用,保留原有老旧厂房风貌及肌理,延续百年工业文脉。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丰富文化传承内涵、延伸文化活力外延,开发一批融合型文化项目、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性、带动性和影响力的工业遗产文化产品和服务品牌。实现工业遗存保护利用对公众开放,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形成融入现代设计观念、适应当代生活方式的城市人文景观和公共开放空间。

  注重生态修复治理,实现生态复兴。构建山水交融、大疏大密、低碳智慧的绿色生态体系,撑起西部城市生态骨架。加快永定河生态带建设,促进水系连通和水环境改善。推进森林城市建设,规划建设蓝绿交织、棕绿协调的后工业景观休闲带。推动节能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绿色建筑,建设智慧能源系统,将生态理念融入生产生活。高水平完成土壤污染治理。促进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西部山、水、冬奥、工业遗存融合创新典范。

  引导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产业复兴。紧抓北京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契机,聚焦“体育+”“科技+”等产业,吸引国际化、专业化元素落地,提高产业发展国际化水平。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紧抓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区建设契机,建设一批高标准场馆设施,做好冬奥场馆赛后改造利用,导入一批知名体育机构,形成一批体育消费场景,落地一批体育赛事活动,汇聚一批潮流体验项目,引入一批国际品牌零售展销业务,打造首钢特色场馆IP、赛事IP、潮流策源地IP和冬奥园区IP,建设北京潮流运动中心、体育产业融合创新中心。积极发展“科技+”产业,依托数字创意、虚拟现实等产业基础,结合独具科幻感的工业遗存资源,着力打造科幻产业国际交流中心、科幻技术研发创新中心、科幻娱乐体验消费中心、科幻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努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幻产业集群,成为科幻产业发展的新地标和示范区,打造京西高端产业创新高地。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实现活力复兴。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园区延伸,开放园区公共空间,全方位推动城园融合发展,促进园区向城区转变。加快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搭建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国际科技文化交流等类型的人才服务平台,配套建设高端酒店、高品质住宅等国际化现代化生活设施,营造优质宜人的居住环境和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将新首钢地区打造成为综合性孵化器、加速器。引入文化、体育和创意元素,培育时尚消费、精品运动体验、休闲娱乐等业态,开展高端论坛、文化交流、创意设计、时装展示等活动,打造时尚活力新空间。

  第三章 坚持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契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北京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方案,依托“一轴四园”重点功能区,聚焦“1+3+1”高精尖产业,进一步集聚优质资源要素,科学优化经济结构和布局,促进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共融,着力建设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创新企业集聚,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积极培育硬科技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鼓励、支持、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到2025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突破1100家。完善自主技术体系,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以全球视野谋划创新,推进产业业态、商业模式和产业组织模式创新,开展原始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提高战略高技术储备,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每年专利授权量超过2500件,到2025年,技术合同年成交额突破160亿元。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加快布局5G等新型基础设施,强化高端创新人才和载体集聚,各类高端创新人才累计突破500人,全面夯实创新驱动发展基础。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平台20个,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和联盟等科技服务平台30家,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深化与高校合作交流,推动成立高校京西发展联盟,促进人才引进、智力支持、产业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布局“硬科技”孵化服务机构,引导建设优秀创业服务机构20家。开展以专业技术、天使投资等特色产业为核心的垂直孵化服务。构建普惠性创新政策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到2025年,科技支出占GDP比重超过5%,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3%。深化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服务,尊重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形成尊重科学规律、宽容失败的社会共识,充分发挥科协等组织作用,广泛开展科普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形成热爱创新、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健全创新支持模式和成果创新评价机制,强化配套激励机制。统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注重解决技术研究和产业脱节问题,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三链联动”。深入拓展科技应用场景,以市场为导向,推动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产品在各类场景成果转化和落地应用,将技术领先转化为竞争优势。推动智慧导览、虚拟体验等技术在新首钢园区应用,助推智慧示范园区和“科技冬奥”建设,使科技创新成为北京冬奥会的鲜明亮点,到2025年,区级科技项目投入生态环境、城市公共设施、社区管理服务、科学普及等领域比例达到50%

  第二节 加快建设重点功能区

  加快“一轴四园”建设,强化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整体协同,促进产业空间集约利用,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园区,辐射带动京西地区,实现协同联动共赢发展。

  ——长安金轴。发挥长安街西延线区位优势和轴线效应,加快金融创新要素集聚,吸引区域性总部、功能性总部及新兴金融机构落户,全力打造“轴线经济”。银河商务区L地块等载体建成投用,商务楼宇内涵品质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依托银河综合商务区、京西商务中心、融科创意产业中心等载体,导入与高精尖发展方向相匹配的高端要素,推动长安金轴高品质发展。

  ——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锚定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方案确定的国家级金融产业示范区发展定位,用好“两区”政策红利,加快产业载体和配套设施建设,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基本建成。强化产业促进政策支持,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推动工作重心由开发建设向招商运营转变,重点吸引成熟稳健的金融机构设立总部或重要分部,吸引经验丰富的境外银行和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完善金融产业价值链,提高产出效率。加快设立国家级金融科技实验室、北京市金融科技创新孵化器,推进“北京保险科技加速器”建设,打造首都金融科技创新孵化中心。推动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任务落地,搭建银行保险领域品牌性、标志性国际高端对话平台,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打造长安街上的“金融硅谷”。到2025年,园区总收入力争实现400亿元。

  ——中关村石景山园。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以“科技+”战略为引领,重点布局前沿新兴产业,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园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着力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园、虚拟现实产业园,完善产业生态体系。提高企业准入门槛,引进培育2-3个具有影响力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的新型领军企业和平台企业,支撑园区高端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深化与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发展集团交流合作,主动承接中关村核心区辐射外溢资源,共建创新服务体系。到2025年,园区总收入实现4500亿元,地均产出率实现340亿元/平方公里,劳均产出率力争达到400万元/人。

  ——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践行产城融合理念,协同推进载体建设与产业发展,严格落实新首钢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北区、东南区规划建设基本完成,按照“两带五区”空间结构启动南区规划建设。重点布局“体育+”“科技+”产业,汇聚全球优质资源,吸引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和品牌入驻,大力推进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区、首钢5G示范园、中关村(首钢)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产业园、科幻产业集聚区建设,将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打造成为支撑北京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主引擎。到2025年,园区总收入力争实现400亿元。

  ——文创园。聚焦产业资源空间优势,依托首钢文化产业园、郎园Park文化产业园等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加快推进北重科技文化产业园、石景山热电厂文创园等北京市老旧厂房改造试点,力促网络游戏、电子竞技、设计创意等产业落户新首钢园区,将新首钢园区打造成科学利用工业遗产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加快郎园Park升级改造,将其建设成为文化产业、文化消费和公共文化服务有机融合的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到2025年,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达到6-8家,形成一批产业特色明显、运营主体多样、运营模式多元的多业态产业集群,文创园总收入超过300亿元。

  第三节 培育壮大高精尖产业

  以建设北京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为契机,用好“五新”政策,培育壮大以现代金融业为主导,以科技服务、数字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特色,以商务服务业为支撑的高精尖产业体系,力争成为支撑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京西创新发展磁极。

  ——现代金融产业。强化现代金融产业主导地位,抢抓国家金融改革创新、居民财富积累、“金融+科技”深度融合的增量机遇,加快构建以银行、保险两大板块为核心,带动金融科技机构集聚的金融产业生态全景。大力发展数字金融、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和普惠金融,吸引龙头金融机构总部等高能级机构落户,引进金融科技和创新型金融机构,构建以“一轴、一园”为核心的全域金融发展新格局,建设国家级金融产业示范区。到2025年,现代金融产业收入力争达到1500亿元。

  ——科技服务业。聚焦研发服务、工程技术服务、检验检测服务、创业孵化服务等重点领域,实施产业体系提升、新兴业态培育、科技金融助力、试点带动示范四大工程,加快构建以应用场景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制,加速科技与产业跨界融合,推进科技服务新模式、新技术和新业态发展,成为推动现代产业结构优化、效率提高、创新能力增强的有效驱动力。到2025年,科技服务业收入达到400亿元。

  ——数字创意产业。做大做强动漫游戏、数字媒体、内容创作等优势行业,着力培育设计创意、文化体育两大潜导行业。建设网络精品游戏研发基地,吸引与游戏龙头企业深度绑定的头部工作室落户,推动原创精品游戏开发,促进游戏产品多领域应用,打造北京市游戏产业特色区;加紧布局电竞产业链,推进首钢电子竞技产业园建设,依托北京市电子竞技产业品牌中心和北京市游戏创新体验区,建设集文化交流、展示、传播、教育和孵化于一体的全国高等级电竞产业平台,建成“北京电竞”品牌塑造和传播的核心阵地;建立8K创新型实验室,推动文化与高精尖技术融合研发,加强校企合作,与北京电影学院联合落地产学研项目;围绕科幻影视与科幻游戏制作,支持数字成像和合成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服务,壮大特色文创内核,打造国家数字创意产业创新策源地。到2025年,数字创意产业收入达到400亿元。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紧抓5G等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契机,重点布局应用前景广、竞争优势强的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提升关键核心环节创新能力,赋能高端制造,建成以北京为中心、辐射津冀两地、服务全国的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基地;大力发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产业,以终端、平台、内容为攻坚方向,以产业级、网联式、规模性、差异化落地应用为主阵地,推动示范效应向规模商用转变;优化提升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优势产业,拓展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强化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商业、文旅等领域深度融合发展。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收入达到700亿元。

  ——商务服务业。坚持“规模化、专业化、高端化、融合化”原则,提升咨询与调查业、人力资源服务、法律服务等重点领域专业支撑力,做强广告业,发展总部管理、高端会展、电子商务等行业,构建完善的商务服务体系。坚持补短板与提品质并重,加强功能性要素和产业资源集聚,升级产业业态、优化空间格局、培育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模式、完善制度环境,整体提升商务服务业综合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到2025年,商务服务业收入达到450亿元。

  第四节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培育外资市场主体。瞄准国际创新前沿,坚持高质量引进来,对标科技服务、数字贸易等产业领域,筛选一批引资意愿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建立重大项目信息库。提升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水平,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为增资扩股、扩大规模创造有利条件。制定出台外商投资促进和便利化政策措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引进关联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和研发机构,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发挥重大会展活动磁场效应,借助各类涉外机构、行业协会,建立科学有效的外商投资促进体系,打造高质量外商投资聚集地。

  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用地、用工、用电等经营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持续推进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构建政银保融资合作模式,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做大做强民营和中小微企业。鼓励创新创业行为,健全产权保护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培高层次人才,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开拓市场。统筹各类招商资源,解决项目引进难题,推动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全力做好为企惠企服务,落实“服务包”制度,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服务作用,优化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

  推进国有经济转型发展。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和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优化调整区属国有企业定位及主营业务,引导产业升级和企业价值链延伸,提高核心竞争力。借鉴首钢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经验,加强政企合作,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探索推进北锅、北重等传统工业厂区开发利用和产业转型,研究利用老旧工业厂房兴办公共文化设施,发展文化创意、高端制造等产业,支持落地先进智造业企业总部和研发、中试环节,适度发展占地少、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生态环保的智造环节,释放国有经济活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挥国有资本示范引领和突破带动作用。

  促进集体经济高端绿色发展。着力破解集体土地碎片化和产业载体低效利用等问题,发挥集体经济资源、资金、资产优势,推进集体经济低效楼宇提升、低端楼宇改造、产业用地统筹、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落实“政府趸租、统筹运营”管理模式,推进集体经济组织持有载体统一管理、提质升级。古城、八宝山、五里坨等集体土地租赁住房建成交用。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和激励制度,建立健全收益分配管理、合同管理等制度,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五节 构建内外循环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与投资协调互动、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贯通,构建内外循环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抓好“两区”建设。积极推动北京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深化落实“两区”建设实施方案,搭建国际人才综合服务平台,以吸引和聚集国际投资为主线,推动产业开放、园区开放、要素供给、制度保障四方面主要任务,实施一批任务清单,落地一批支撑项目,构建创新主体活跃、国际要素集聚、产业优势突出的服务业扩大开放体系。加快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中关村石景山园等重点载体建设和重大项目落地,充分释放重点区域开放引领效应。推动科幻产业、工业互联网、数字创意、现代金融、冰雪体育等领域的开放发展,持续提升重点领域开放水平。积极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和金融街论坛,办好中国银行保险业国际高峰论坛、工业互联网论坛和中国科幻大会,坚持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深入挖掘消费市场潜力,构建多元化、高品质消费供给体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升石景山区在首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引进国际品牌,发展首店经济,吸引知名品牌的亚洲首店、中国(内地)首店、北京首店落地,支持举办特色首发活动,鼓励发展跨境电商,着力构建现代商业服务体系。增加高品质消费供给,打造东部、中部、西部、首钢冬奥等四大商圈,建成苹果园大悦城、新首钢六工汇、中海环宇荟,培育古城南路商业步行街、郎园Park特色消费街区等特色品牌商业街区,推动消费向便利化、品质化和数字化方向提档升级。促进文旅休闲消费优化提质,培育冰雪运动、游戏动漫、养老护理、托幼托育等新消费。加强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鼓励发展预约定制、无接触配送等新业态。加强社区便民商业体系建设,优化便民服务业态,提升家政服务、休闲社交等特色便民服务,加快家政服务业“领跑者”行动试点城市建设,织密便民商业网点。推动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区开展夜间消费活动,打造灯光秀、冬奥夜景等特色夜游项目,丰富夜间经济消费业态。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合理扩大有效投资。围绕城市更新、产业转型、市政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生态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优化投资结构,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扩投资、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疏功能、优环境,补短板、优供给”关键性作用。有序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等一批城市更新重大项目,促进城市功能优化重组;加快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等重点功能区建设,纵深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建成M11线西段(模式口站-新首钢站)、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市政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优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供给,着力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扩展绿色空间,提升水系景观,完善文旅设施,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促进投资在量的合理稳定中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增强城市发展后劲。

  第六节 优化资源要素配置

  高效利用产业用地和产业载体。促进产业空间集约高效利用,优化调整产业用地结构,提高生产空间利用效率,实现整体环境与功能提升。以国有低效存量产业用地更新改造为重点,鼓励存量更新、转型升级。对集中建设区外零散分布、效益低的工业用地坚决实施减量腾退,促进集体产业用地规模减量、布局集中、特色发展。提高楼宇经济效益,制定物业服务标准,探索搭建楼宇经济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强运行监测分析,延伸政务服务进楼宇,探索建立楼宇服务工作站,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立足重点楼宇功能定位,制定“一楼一策”招商引资、产业培育发展专项政策,重点扶持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楼宇,打造产业特征明显、经济贡献率高、具有影响力的特色楼宇。

  促进资本要素集聚。建立市区衔接联动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紧盯市场主体政策新变化,整合招商引资政策、产业促进政策,出台产业差异化和园区差异化的招商引资政策,兑现驻区企业政策。创新招商手段,推动线上招商,建立政企联合招商机制,加大与各类专业招商协会、中介服务组织等具有大量潜在投资信息平台型机构合作,吸引优质资源落户。聚焦招商重点,锁定“1+3+1”高精尖产业,将科技、金融、文化深度融合的重大项目作为招商重点,精准靶向招商、定向招商,推动高成长性的潜力企业、引领性的头部企业入驻,强化招商引资对区域产业的“强链”“补链”作用。聚焦“两区”建设,加大外资、侨资引进力度,吸引外商投资项目,支持北京侨梦苑打造对外开放窗口,形成新的增长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区域投资吸引力、产业发展活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引资质量效益,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

  强化人才发展支撑。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石景山区人才工作的意见》,实施石景山区新时代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行动计划,加快聚集一批创新能力强、引领能力突出、发展潜力大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建立完善人才引、育、用、留政策体系,优化以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建设为重点的类海外人才环境,全面推动“景贤计划”落地见效。拓展青年人才引进与服务,搭建青少年发展服务平台,巩固提升社区青年汇工作,培育青年社会组织,推动青年发展服务项目,促进青少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依托“一轴四园”及北京侨梦苑、海外院士专家北京工作站等高端平台,打造高层次人才加速汇聚的强力磁场。探索完善国际化引才机制,加强与国际引才机构、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拓宽引才渠道。建立完善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双重激励机制,推进“一站式”“保姆式”人才服务体系,强化场地、经费、人员、物资等保障支撑,为各类人才提供政务服务绿色通道、创业补贴、社会保险、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便捷服务,激发干事创业内在活力。

  加快数据要素培育。构筑数据资源体系,科学规范数据开放共享机制,探索建立公共数据开放和数据资源有效流动的制度规范,加快推动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优化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逐步开放政府数据。对标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把握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落实北京大数据行动计划和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纲要,加紧布局5G、大数据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赋能改造。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支持构建交通、教育、安防、城市管理等领域数据开发利用场景。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探索推动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分类分级安全保护制度,加强政务数据、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数据保护。

  第四章 强化山水融城,建设生态和谐宜居家园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严守生态底线,加强生态修复,提升环境品质,完善山水城市格局,展现“一半山水一半城”美丽姿态,努力建设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态宜居示范区。

  第一节 实施城市更新

  推动城市整体复兴。制定实施城市更新专项行动计划,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和创新政策,推动老旧厂房、老旧小区、平房区、低效楼宇提质增效,实现功能置换、腾笼换鸟。加强老旧厂房保护性利用和创新性改造,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和再生价值,以新首钢为重点,建设新型城市文化空间,促进京西八大厂整体复兴,打造北京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加大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力度,制定实施五年行动计划,全面推广“劲松模式”“首开经验”,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政企协作,吸引社会资本,打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有机更新“石景山样本”。加快平房区更新改造,基本完成西黄村、衙门口、北辛安、广宁村等棚户区改造,实施黄庄村棚户区改造,研究推动麻峪村改造,改善群众居住生活环境。全面完成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持续做好背街小巷精细化管理。

  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严格落实分区规划和街区控规,完善责任规划师制度和常态化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强化城市空间管控和设计引导,统筹城市空间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加强建筑高度、城市天际线、城市第五立面与城市色彩管控,建立以西部浅山地区为重点,覆盖全区的建筑高度管控体系,塑造特色鲜明、错落有致、富有韵律的城市天际线,构建看山、看水、看城的城市景观眺望系统,营造与自然山水和谐相融、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可识别性的城市第五立面,形成典雅、庄重、协调的城市形象,将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设计,增强文化底蕴和城市魅力,塑造古今辉映的城市特色风貌。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坚定依法有序推进浅山区违法占地违法建设专项整治,深入抓好规划自然资源领域问题整改。

  推进城市织补缝合。运用空间、功能、文化、肌理等织补手段,缝合周边城区接壤区,城市快速路、营运和废弃铁路割裂区,浅山风貌、滨水空间与城市景观过渡区,军政、军企、军民、政企交融区,修补城市空间。通过优化滨水空间、打开封闭街区、打通步行道、拆墙见绿、促进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等多种手段,实施调色板花园、西黄村火车站及周边等一批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打造生活便利、环境宜人、景观优美、文化体验丰富的城市公共空间。探索推进永定河两岸和阜石路沿线高压走廊入地改造,展现蓝天、碧水、青山的自然基底,保护山脊线的连续性和滨水界面的完整性。

  激发城市活力。研究布局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的规划展览馆、剧院、博物馆、体育设施、高端酒店,积极承接承办国际国内大型会议会展、特色文化文艺演出和重大体育赛事,加速人气聚集和活力提升。强化轨道交通站点、城市道路关键节点周边用地综合利用,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更新一体化建设,促进轨道交通与商业、商务、公共服务、文化娱乐等城市功能协同优化发展,在金安桥站、新首钢站试点建设轨道“微中心”,营造具有吸引力、识别性、可停留的城市空间,实现交通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重塑城市功能形态。亮化提升长安街西延线、阜石路、莲石路、五环路等重要路段沿线及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新首钢园区等重点地区,点亮城市夜景。

  第二节 打造山水融合的绿色空间

  统筹规划山水林田湖草与城市空间,大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强化“山、河、轴、链、园”绿色生态空间,构建“山环水绕、绿轴穿城、绿链串园”的绿色空间格局。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4平方米。

  构建西山自然生态屏障。严控西山区域开发规模与强度,划定西山自然保护地范围,加强浅山区建设管控和整治腾退,优化修复受建设用地蚕食的山体交互边界,推进风貌协调。推进山体林地抚育更新,提升生物多样性,建立稳定、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营造葱郁多彩的森林景观,构建石景山区绿色背景和生态屏障。

  打造滨水开放空间。坚持永定河防洪安全首要功能,加强永定河沿岸生态修复,依托永定河、人民渠和首钢水系格局,利用永定河生态补水和再生水实现河道补水,推动形成“一带两轴、三湿地六湖、七沟八渠”城市健康型水系格局。实施首钢水系与永定河流域连通工程,研究启动首钢永定河滨河公园建设,实现工业遗存与山水生态景观相生共融;完成永定河左岸公共空间、永定河左岸京原路以南环境整治提升、永引渠水系景观提升二期等工程,实施高井沟(潭峪沟段)、八宝渠等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再现河道清水长流、湖泊荡漾涟漪、城乡山川相融的自然山水景观;形成“水绿相生、城景渗透、亲民共享”的滨水开放空间,努力建设“秀水石景山”。

  提升长安绿轴景观。突出长安街西延长线自然大气、整齐有序的景观特质,改造提升老山城市休闲公园、北京国际雕塑公园西园,持续改善长安街西延长线景观风貌,完善绿地空间服务功能,形成引领潮流、集聚人气的绿色活力空间,打造通往自然的轴线。

  完善绿色环链。统筹城市慢行系统、绿道、旅游步道和健身步道建设,结合浅山地区、滨河地段、八大处周边等区域,探索多道合一体制机制,制定慢行系统、绿道、旅游步道、健身步道融合建设计划,推动首批示范工程,建设综合健身、旅游和城市慢行功能的西山永定河绿色廊道,有效串联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各类公园绿地,提升滨水绿色空间通达性、开放性和延展性,打造贯穿山水城的慢行链,形成生机盎然的“绿色生命线”。

  均衡布局公园绿地。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提升存量绿地品质,优化公园绿地布局,构建一批高品质、特色鲜明的公园绿地,形成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等总量充足、功能多元、分布合理的公园体系。推进衙门口城市森林、金顶山、首钢东南区等公园建设,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社区公园、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建成5个花园式社区、3个花园式单位,实施高标准立体绿化,稳定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基本全覆盖成果,打造功能复合、特色鲜明的公园绿地游憩体系。

  第三节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做好自然资源权属审查、确权登记,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约束,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动态维护机制,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行为,严禁任意改变用途,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强化“两线三区”全域空间管控,实行环境分区分类管控,落实生态控制区、集中建设区、限制建设区不同管控要求。创新污染源监管、环境信息综合管理、监督执法思路和手段,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及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制度。深化生态环保督察,强化责任落实与考核评价。

  坚决治理大气污染。坚持“一微克”行动,以治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为抓手,聚焦机动车、生产生活、扬尘等领域,协同控制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污染。推进交通领域污染减排,加速淘汰老旧车辆,提高新增机动车中新能源车比例,环卫车辆基本实现电动化,加强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监管。以工地扬尘、道路扬尘、裸露地面扬尘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推进扬尘污染管控精细化。实现生产生活排放减量化,强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源头治理,实行“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以餐饮、汽修等行业为重点,加强生活领域污染治理。巩固“无煤化”成果,推动能源消费清洁化,实施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

  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强化水环境监管。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动态清理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提高饮用水水质监测能力。强化垃圾渗滤液处理,开展雨污水错接混接治理,控制城市面源污染,到2025年,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9.7%以上。建立入河排口档案,开展河道两侧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巡查和在线监控,确保各考核断面持续稳定达标。

  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定期开展土壤环境重点监管名录企业及周边土壤监测评估,防范新增土壤污染,开展疑似污染地块筛查及地块调查评审。有序推进重点区污染土壤治理修复,未移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污染地块禁止开工建设,加强修复过程环境监管,严防二次污染。

  防治其他污染。加强噪声源头预防,以控制交通噪声影响为重点,健全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监管体系,逐年改善声环境质量,营造安静城区环境。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部居民小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达标,持续提高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水平。对辐射和危险废物实施全生命周期监管,严格开展辐射安全审批,健全危险废物台账,持续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

  第四节 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

  强化节能减碳。全面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碳,促进绿色节能、清洁环保等产业发展,持续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节能减碳技术推广示范。构建节能低碳交通体系,加快新能源交通配套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发展,普通住宅达到绿色建筑二星标准,开展超低能耗建筑建设示范工作。强化节能减碳目标责任考核,加大监察执法力度。提升森林碳汇能力,有效控制各类温室气体排放,全区碳排放达峰后持续下降。制定碳中和专项规划方案,试点园区净零碳排放。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及碳排放强度达到市级要求。

  建设节水型社会。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健全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的节水机制,加强节水宣传,提升公众节水意识,强化计划用水管理,加大节水联动执法监管力度,推动园林绿化、公共服务、教育、工业、建筑业等重点行业节水。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计划用水管理,到2025年,生产生活用水总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降幅达到市级要求,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基本建成节水型社会。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按照全区城乡空间布局结构,合理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统筹城乡建设用地规划和利用,引导城乡建设用地向城市开发边界内集中,严格控制开发边界以外新增城乡建设用地,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减量提质和集约高效利用,到2025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3平方公里。统筹把握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内在联系,依据资源禀赋和地质地形条件,优化建设用地布局结构,合理配置居住用地和产业用地,促进职住平衡。严格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提升城市功能,加强建设时序管控,通过建筑规模统筹调控,推动地块层面功能兼容,加强建筑复合利用,提高城市生活的复合度和便利度。落实战略留白,为服务保障“四个中心”功能建设预留条件。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将海绵城市理念贯彻到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通过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因地制宜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发挥山水林田湖草等原始地形地貌雨水积存、渗透和自然净化作用,实现雨水全流程控制。加强雨洪管理,制定永定河麻峪村防洪专项规划,治理消除内涝积水点,完成石府沟等河道治理工程。增加雨水调蓄空间,减少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不透水面积,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努力实现城市水体自然循环,建设有弹性、有韧性的海绵城市。到2025年,海绵城市建成区面积比例达到40%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组织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广泛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促进绿色消费升级,推广高效照明产品,开展智慧照明试点示范,落实节能减排促消费政策。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加强社交媒体等新平台应用,普及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传播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办好节能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倡导“光盘行动”,增进公众绿色生活知识,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

  第五节 构建绿色高效安全精细的城市交通体系

  推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成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S1线(金苹区间)、M11线西段(模式口站-新首钢站)、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衙门口站、地铁1号线福寿岭站通车运营,启动M11线西段(新首钢站-洋桥站)建设;完善“五横六纵”主干路系统,高井规划一路、北辛安路南段、锅炉厂南路等城市主干路建成通车;遵循“小街区、密路网”规划理念,加密城市次干路和支路路网,有序推进衙门口、北辛安、五里坨等重点区域周边配套道路建设,畅通城市微循环。

  提升地面公交服务品质。落实中心城区公交线网总体规划,构建干线、普线、微循环线三级网络体系,推进区内公交干线网、微循环线网实施。新增和优化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新首钢园区等重要功能区、浅山区公交覆盖不足区域公交站点设置,完善地面公交服务覆盖。发展多元化公共交通系统,丰富定制公交服务,探索建立响应式公交服务模式。研究施划公交专用道,与轨道交通共同构成快速通勤系统。推动公交场站规划编制,规划建设刘娘府、首钢东南区等公交场站。持续开展老旧公交场站改造升级,更新并新建候车亭,道路建设与公交站台改造、公交电子站牌建设同步实施,提升公共交通通达性和便捷性,降低公众出行成本,改善出行体验。

  强化交通秩序治理。加大交通文明宣传引导,积极开展学校、医院、商圈、旅游景点等重点区域周边交通综合整治,持续保持黑车治理高压态势,有效实施交通疏堵工程,规范私人换乘工具和共享单车停放管理,努力营造良好交通秩序。加强快递、送餐电动车辆等城市货运配送规范化管理,减少对交通秩序影响。

  优化停车泊位供给。有序推进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等重点区域配套停车场建设,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推广立体停车设施,发展智慧停车,开展公共建筑停车设施有偿错时共享,提高停车位使用效率,缓解供需矛盾。积极应对老旧小区停车难题,规范停车管理秩序,修建立体停车楼,最大限度解决停车不足问题。适应新能源车辆及共享汽车等新型交通工具发展,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和配套停车设施,按照不小于停车位总数10%目标配套具备充电条件的停车位。

  倡导绿色出行理念。加强社会动员,营造“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社会氛围,引导居民“步行+公交”“骑行+公交”出行习惯,通过强化规划设计、优化节点彩铺、加强局部改造、完善信号标识、加强路面执法等措施,着力改善非机动车和步行出行环境,逐步搭建以慢行交通系统为主导的绿色交通体系,让绿色出行“走得通畅、走得安全、走得舒适”,成为生活新风尚。

  第六节 高标准高水平高效能完善绿色市政基础设施

  提升供排水保障能力。先期建设调蓄水厂,推动首钢水厂建设;石景山水厂建成投产。完成127个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完成石景山区供水管网完善一期工程,确保全区供水安全系数达到1.3。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推动石景山区主调水干线(槐房再生水厂-首钢泵站)及首钢再生水泵站建设,完成高井路合流制改造工程、晋元庄小区污水完善工程。

  强化电力供应保障能力。新建苹果园等4110kV变电站,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与电能质量。推进永定-白庙-炼钢-冬奥等6110kV电力线路建设,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性,实现设备高效均衡利用。有序实施新建、扩建变电站10kV配套切改工程,优化网架结构,持续推进老旧小区配电网改造,全力保障供电安全。

  增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配合新建首钢北次高压A调压箱,改造首钢南高压B调压柜及北重、鲁谷次高压A调压柜,规划新增高压B管线0.6公里、次高压A管线6公里。围绕新首钢园区、刘娘府等重点区域,加快配套中压A干线建设,新增管网长度约50公里。

  提高供热设施保障能力。积极探索市政热网为主、街区式燃气锅炉房供热为辅的多元供热保障模式,大力推进包括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在内清洁供热发展,新首钢园区等重点功能区公共建筑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建成鲁谷北重供热厂供热调峰及配套热网,规划建设首钢调峰热源及配套管网、电厂余热+五里坨调峰锅炉等工程,实施老旧管网改造。

  第七节 统筹西部地区规划建设

  坚持走高品位、高品质、高价值集约精致的发展路子,把握好生态、文化和转型需求,注重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机统一,促进军城融合、厂区融合,彰显山水文化融城的独特魅力,推动西部地区转型发展。

  注重规划引领。按照减量发展、保护性开发原则,进行系统谋划,研究制定西部地区发展规划、街区试点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以西部地区为试点,推动实行“多规合一”,融入城市设计,依托区位优势和天然禀赋,规划构建“两轴三廊四区多点”的景观格局,凸显滨水山地城区特色,强化区域识别性和城市魅力。

  强化规划落实。按照统筹发展、有序开发原则,发布实施《石景山区西部地区发展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新首钢、五里坨、广宁地区规划建设整体考虑、一体化推进,明确年度任务、压实主体责任、统筹建设时序,逐步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提质升级、城市更新先行先试、产业载体有序供应、住宅配套同步实施,促进西部地区职住平衡,激发西部地区发展活力。

  坚持项目化带动。在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三年行动计划明确的任务基础上,整合部队、企业等驻区资源,谋划实施永引南路西延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西部医院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高井沟流域生态修复等一批生态环境项目、石景山热电厂文创园等一批老旧厂房改造项目、五里坨建设组团配套商业办公等一批产业载体项目、广宁等一批商品房开发建设项目,真正实现规划落实落地,切实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品质品位。

  探索有效实施路径。充分发挥央企资源优势,采取征收补偿、协作更新等多元路径,推动西部地区转型升级,补充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城市功能短板,促进西部地区均衡发展。

  第五章 注重文化引领,彰显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特色魅力

  石景山区历史文化荟萃、自然山水灵秀天成,是首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京西文化的璀璨明珠。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宝贵历史文脉,将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石景山段打造成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精品力作。

  第一节 构筑精神文明高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筑牢意识形态防线。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融入社会治理、国民教育、日常生活等各方面,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行为准则。落实北京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聚焦建党100周年等历史节点,开展系列纪念活动,组织清明祭英烈、“国家公祭日”等群众性爱国主义主题活动。构建弘扬主流价值的现代传播体系,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通过城市雕塑、街道社区等城市空间以及文艺作品、公益广告、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中国好人”“北京榜样”等先进模范举荐、宣传、学习活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建好用好区融媒体中心,推广“北京石景山”“文明石景山”网络宣传端口,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传播,讲好石景山故事、传播石景山声音、凝聚石景山力量。

  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落实北京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方案,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深化道德教育引导,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用良好家教家风涵育道德品行,举办“中华美德少年行—家风故事宣讲”、寻找“最美家庭”等活动,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抓好党员干部、青少年、社会公众人物等重点群体引导,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推动道德实践养成,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发挥石景山“老街坊”等社会群体力量,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实施石青·志愿项目工程,传播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的“好声音”与“正能量”;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强化失信行为监督披露,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引导群众自觉诚实守信。

  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全民创建、全域创建、全面创建”工作格局,制定并落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实现常态长效,深化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全面加强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广泛开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内容阐释、宣传教育,引导市民遵守文明行为规范和文明行为公约,维护公共卫生、公共场所秩序、交通安全秩序和社区文明,做到文明出行、文明交往、文明旅游、文明观赏、文明用网、文明就医。加大对文明行为表彰鼓励,城区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达到新的高度。

  第二节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

  加强文物和工业遗存保护利用。加大对各级各类文物资源保护和修缮力度,深入挖掘“三道五区”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落实法海寺、承恩寺、净德寺等保护规划,持续推进法海寺、承恩寺文物修缮及基础设施改造工程,规划建设净德寺遗址公园。加强博物馆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丰富展陈内容,促进品质提升。建设文物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领域科技应用水平。有序实施首钢工业遗存改造,深度挖掘老工业区历史文化遗产与工业遗产人文价值,延续老工业文化脉络,释放传统工业资源生命力。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当代造办处大师工作室落地,燕京八绝博物馆对外开放。传承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非遗传统技艺大赛、非遗讲座等系列活动,活态展演太平鼓、京式旗袍、京西民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和非遗大师工作室,实施传承人抢救性口述记录工程,打造非遗传承队伍。创新非遗活态传承方式与载体,借助现代VR技术等推动法海寺壁画数字化活化利用,推进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

  第三节 打造文化特色精品名片

  打造西山永定河生态文化名片。加大“护山、治水、增绿”力度,坚持生态保育、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并重,推进山区生态景观建设,打造多彩山地,加快实施永定河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加强河湖水域岸线保护,严格流域水生态空间管控和地下水管理,严控沿线区域无序开发,打造延绵绿色的亲水生态廊道,构筑京西地区重要生态屏障。挖掘十八磴古石堤、戾陵堰、车厢渠、镇水牛等古代水利遗址文化内涵,彰显永定河古河道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推进“燕都第一仙山”石景山古建筑群修缮,丰富莲石湖区域文化旅游活动,充分彰显西山永定河的生态文化魅力。

  打造模式口历史文化名片。坚持“文物保护是核心、环境整治是前提、有机更新是遵循、民生改善是重点、业态提升是关键”总体思路,分期推进模式口大街修缮改造与环境整治,深挖模式口古商道历史文化内涵,联动法海寺、承恩寺、田义墓、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等重要历史文化节点,保护传承好模式口文保区历史文脉。保护文物周边胡同肌理、街区环境、特色院落、原住民居等历史风貌,突出保护性修缮,留住乡愁记忆,引入与古街风貌、原住民相融共生的高端业态,形成市井商业和清净休闲功能兼具、布局分明的网红文化商业街区,将其打造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典范之区,充分展现“千年古道”风韵和“百年古街”风采。

  打造八大处传统文化名片。深挖八大处古香道文化内涵,瞄准国家5A级景区创建标准,推进景区基础设施提升、景观环境优化、智慧景区建设,实现景区硬件环境全面升级,研究推进索滑道升级改造和西山饭店建设,重现“三山八刹十二景”,开通地铁1号线福寿岭站,推动永引南路西延、八大处微循环缓堵等工程,完善周边配套基础设施。利用自媒体、“互联网+”等手段,加大旅游文化宣传,持续举办茶文化节、重阳游山会、春节庙会等大型活动,丰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增强国际影响力。

  打造首钢工业文化名片。挖掘首钢工业文化内涵,利用高炉、焦炉、转运站等工业遗存,建设首钢工业遗址公园,打造面向市民开放的首都近现代钢铁产业历史纪念地和特色工业遗存体验场所;利用铁轨、管廊、传送带等工业设施建设地面和空中慢行系统,建设大尺度、开放型特色公共空间,集中打造一批标志性工业景观,展现百年首钢激情燃烧的钢铁记忆和精彩纷呈的现代活力,实现城市功能精细再造和优化升级。规划科技游首钢、网红首钢、夜游首钢等文旅线路,以智慧化、科技化为手段,提升旅游体验,鲜明生动地呈现新中国首都建设重要印记。

  打造八宝山红色文化名片。挖掘八宝山红色文化内涵,依托八宝山革命公墓红色文化资源,承接国家纪念服务功能,创新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形式,打造宣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红色文化传承和缅怀教育基地。讲好以八宝山革命公墓历代英雄为主题的红色故事,赓续红色基因,推动红色文化薪火相传、与时俱进。

  打造创新及冬奥文化名片。强化创新发展理念,全面提升景区建设管理水平,利用科技手段创新业态,促进文化旅游与体育、科技深度融合和跨界发展。深掘冬奥文化内涵,用好冬奥文化遗产,利用2号高炉建设奥运博物馆;整合莲石湖公园、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首钢工业遗址公园等资源,注入冬奥、马拉松等体育元素,建好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依托首钢滑雪大跳台、国家冬训中心、石景山市民冰雪体育中心等场馆资源,打造石景山冰雪文旅欢乐游活动品牌。举办世界级赛事,高水平办好中国冰雪大会、冰雪产业论坛等重大活动。

  第四节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能力

  优化公共文化供给。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五里坨街道市民文化休闲中心,补齐西部地区公共文化设施短板,高标准运营区文化中心,支持实体书店创新发展,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培育发展文化类社会组织,与高水准专业院团等机构开展合作,区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推行夜间开放,持续完善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建设石景山公共文化数字化管理平台,推进区博物馆、区图书馆等文化机构数字化,推动公共文化设施与广播电视、互联网特别是移动端相结合,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

  培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创作一批反映京西特色文化的文艺作品,策划原创优秀剧目展演,举办西山永定河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展现西山永定河文化特色。拓展“六聚石景山”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举办“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文化活动,打响“石景山游乐园春节庙会”“北京清明诗会”等活动品牌。

  第五节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强化全域旅游思路,整合区内文化资源,加强与张家口等津冀地区及海淀、门头沟等周边区域合作,推出香八拉(香山-八大处)徒步穿越线、京西骑行游线(五里坨民俗博物馆-法海寺-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承恩寺)等精品旅游线路。提升新首钢、模式口、八大处等未来旅游消费热点地区旅游体验,形成龙头引领项目。整合自然生态景观与工业遗存资源,将永定河和首钢老工业区连片打造成为京西旅游网红打卡地。推动实施石景山游乐园升级改造,增强综合休闲娱乐功能,实现错位发展,彰显品牌价值。

  升级文旅产业要素。大力发展“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文旅产业,引进高档餐饮及丰富工业主题餐厅等特色文化餐饮;优化高端酒店布局;推进公共停车场、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与旅游景区开发同步实施;将燕京八绝、法海寺壁画元素等与旅游商品设计有机融合,开发具有石景山特色旅游商品,拓展和优化景区、文化场馆、商圈等购物空间,营造多元化购物体验;高标准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加快完善标识系统、导览系统、服务中心等旅游设施,加强多语种导游服务,提升游客体验感。

  强化品牌营销。加强旅游与文化、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自然资源有效整合,塑造石景山文旅IP品牌。开展新媒体整合营销,组织文旅护照打卡集章等丰富多样的推广活动,打响“六张文化名片”。发挥行业协会和联盟作用,积极策划、主办文旅活动。构建京津冀文化旅游统一的公共服务、营销推广、市场监管等工作机制,推进京津冀冬奥文旅合作交流。开展对外文化旅游交流,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石景山区文化旅游资源。

  第六章 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全面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七有”目标和“五性”需求,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大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努力构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一节 大力促进社会就业

  坚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兜牢就业基本民生底线,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结合新形势新变化新业态,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作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调整出台新一轮促就业优惠政策,建立企业就业形势监测预警机制,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创业引领计划和基层培养计划,做好创业就业、就业见习及灵活就业引导,强化各类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和托底安置,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大力开发更多公益岗位,强化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功能,确保“零就业”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困难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加强博士后成果转化基地、众创空间等专业创业和孵化载体建设,搭建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持续举办“创业创新大赛”,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全面提高就业质量。拓展就业新空间,鼓励发展新就业形态,支持新用工形态服务平台建设,将就业支持政策逐步向新就业形态人员延伸,培育壮大新就业增长点。强化职业技术和能力培训,设立更多区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构建以市、区政府补贴驱动企业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民办培训机构市场化培训等为主要供给,以公共服务中心、职高和首钢技师学院、职业培训机构等为主要载体,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和创业创新培训为主要形式的培训组织实施体系,营造职业技能终身教育氛围,持续举办工匠职业技能才艺大赛,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高质量就业。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大力推行劳动合同、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落实劳动标准、工资政策,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加大劳动争议调解力度,构建以“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为原则的多层次调解组织网络和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机制,推动调解机制向基层延伸,提高调解仲裁工作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加强案件监督检查,提升结案率、调解率和终局率。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能力建设,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深入推进“治欠保支”工作,依法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

  第二节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构建教育资源配置高位均衡、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人才队伍一流品质、办学模式开放多元的新时代教育发展新格局,建设教育服务区域转型发展先进区、北京市全面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示范区、学生全面发展示范区。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水平,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健全“市--校”有机整合的三级培训体系,加大校本研修管理及培训力度,实施教师梯队培养“雁阵工程”,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建立健全教育人才引进支持和保障机制,重点引进一批知名校长、特级教师和省级学科带头人,做优做强“特级教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书记工作室”等名师名校长培育项目,培养引进数十名在全市全国有影响力的名校长名教师、百名左右教育拔尖人才、千名左右优秀教师,实现名师资源八大教育集团全覆盖、区级骨干教师所有学校全覆盖。着力推进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探索实行“人员额度”编制管理,实行教师“区管校聘”改革。不断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按照“做强西部、夯实北部、提升中部、优化东南部”发展策略,统筹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推进教育资源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高位契合。坚持内培和外引相结合、存量提升和增量高端相协调,加大存量学校硬件改造、更新力度,健全并完善调配、更新、维修等工作机制,促进各类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满足现代化建设需求,加快优质学校建设,接收五里坨、西黄村等8所配套幼儿园,建设完成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新址)、北京市十一学校石景山学校等5所配套学校,开工建设首钢设备处、刘娘府等地区配套学校,增加学前教育学位2070个、中小学学位约7710个,融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美丽校园为一体,办好老百姓家门口每一所学校。

  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8%。提升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强化“一校一特色,生生有特长”发展定位,深化“大学-区域-学校”合作模式,推动学校文化特色、育人特色建设。实施初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切实提高内涵品质。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发展,完善高中分类支持政策,实施优质高中品质提升项目,支持学校深化课程教学和育人改革,继续引进和扶持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健全引进优质高中本部与石景山学校优质资源共享、学生联合培养等机制。推动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发展,实现产教融合。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健全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区。引入国际教育资源,规划建设国际学校,持续开展人大附中石景山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高端教育需求。

  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育人模式改革。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各级各类教育,推动幼小初高纵向衔接的德育一体化育人实践,建设“北京市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实践研究示范区”。加强优秀创新人才培养,深化拔尖人才培养“育苗工程”。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体育美育教学模式,实施“点石育美”“点石启智”项目,加强高水平学生艺术团、科技团建设,“体教融合”深化冰雪运动特色。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第三节 全力建设健康石景山

  坚持健康优先、预防为主,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为核心,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以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区成果为基础,全面推动健康石景山建设,让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到202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2.8岁。

  构建统一高效的公共卫生体系。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放松,完善“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常态化防控机制,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始终做到可防可控;严格食品供应链防疫,加强进口冷链食品检验检疫,强化信息追溯管理;切实发挥好发热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哨点”作用;持续抓好社区、公共场所、特殊场所、人员密集和空间密闭场所等常态化防控。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推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建设,打造具有现场调查、检验检测、信息分析、科学研究等综合能力的疾病防控人才队伍,每万名常住人口疾控力量配比达到1.75人;构建以区疾控中心为龙头、医疗机构为枢纽、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开发使用传染病监测及流调指挥系统,提升收集流调信息效率质量,高效预防控制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坚持平战结合,完善医防融合机制,构建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形成“市级定点医院集中救治-区级定点医院初步筛查与治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哨点预警”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加强二三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组建传染病专业医学救援队伍,发挥中医药特色,完善中西医联合救治机制,提升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健全应急保障体系,推进石景山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形成统一指挥、布局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升院前急救能力,建设独立的区域院前急救分中心,根据区域规划调整或增加辖区急救设施;组建综合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加强应急医疗物资保障,配齐配足应急设施设备和医疗物资,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应对不同等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全慢性病防治网络,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强化精神卫生综合协作机制,提高精神卫生防控水平;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妇幼健康投入保障机制,强化妇幼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妇女儿童生命质量;预防和控制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多种形式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完善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形成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办医格局,每千名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11张;五里坨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门急诊医技大楼、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改扩建工程建成;西部医院、北京朝阳医院西院公卫应急暨妇儿中心、石景山区妇幼保健院新建工程加快推进;五里坨、北辛安、衙门口、苹果园、首钢东南区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原则,加强医学高层次人才引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提升石景山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区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作用,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推广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就医体验;继续实施医学重点专科建设,提升综合医疗服务水平;以国家医共体试点和北京市紧密型医联体试点建设为重点,持续推进三个医联体建设,研究推动健康联合体试点,巩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模式。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辅,全覆盖、可持续的社区卫生服务布局,满足居民就医“15分钟服务圈”需求;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充分发挥家医团队探头作用,开展主动服务,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加强社区慢性病人管理;以“优质服务基层行”和“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活动为契机,加强社区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提升社区卫生整体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多元化推动中医药传承与时俱进,挖掘名医名方,打造特色显著的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推动中医药成果转化;开展名中医身边工程活动,建立名中医扎根基层服务创新机制;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持续推进“北京中医药文化资源转化示范区”建设,打造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市民体育素养和健身意识,实施全民健身品牌活动打造计划,打造以石景山区冰雪节、金秋体育盛会、阳春社区体育节为代表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兼顾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需求,引进国内外高端体育赛事,不断丰富群众身边健身赛事活动。织密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区体育中心建成运营,推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逐步向社会开放,利用疏解腾退空间、城市公园、绿地等场所因地制宜建设中小型、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到2025年,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达到1.49平方米。加快形成类型多元、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建立一支高效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开展居家健身知识宣传,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提升科学健身服务水平。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发展,提升竞技体育训练备战质量和水平,培养输送更多后备人才。

  第四节 努力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稳步提升社会保险水平。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社保参保率。深化多层次养老制度改革,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市级统筹,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促进企业年金发展。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制度,落实改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政策,优化医保支付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促进各类医疗保障互补衔接,做好各类人群参保和医保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水平,完善综合柜员制。持续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全面开展国家级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互助共济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为全市范围推广提供范例。

  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兜牢困难群众的民生底线,严格执行救助标准,科学组合救助政策,提升救助综合效益。加快补齐救助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短板,儿童福利院及救助站建成投用。构建分层分类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注重主动发现、实施精准救助,加强对城市低保、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的重点保障。积极发展慈善事业,优化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完善信息公开透明机制,扎实开展“真情援助贫困母亲”“救助困难职工”等品牌项目。支持引导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提供社会救助与慈善志愿服务。

  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补足残疾人基本民生短板,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就业增收,持续推进全区无障碍设施改造,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一期交付使用,社区级温馨家园加快建设。落实性别平等,努力消除就业歧视,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保障妇女充分享有各项权利。关爱失独家庭和空巢老人。健全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关爱救助保护制度,完善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教育保障,完善孤残儿童康复救治工作。

  提高基本居住保障水平。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满足改善型住房需求,加强政策性住房保障,努力提高住有所居水平。充分发挥北京燕景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在投融资、建设收购、运营管理方面市场化、专业化优势,加快安置房建设,北辛安、衙门口、广宁、刘娘府等地居民全部回迁入住。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建成古城、八宝山、五里坨等集体土地租赁住房。建成东下庄、铸造村、首钢东南区等共有产权住房,满足无房家庭自住需求。到2025年,新建成政策性住房规模达到106万平方米,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

  第五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实施养老服务行动计划,聚焦养老体系协调化、医养康养融合化、服务项目智能化、参与主体多元化、质量监管标准化目标,开展居家养老扩容增效、社区养老转型升级、机构养老深度改革等“十大专项行动”,实施养老服务“颐养工程”,不断优化“三边十有”“一刻钟服务”养老服务体系,稳定存量、优化增量、提升质量,打造首都养老新高地。

  优化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和资源空间布局。统筹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提高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和老年友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面,以一刻钟服务圈为标准,增加老年人口集中的东中部地区养老服务设施供给,逐步解决布局不均衡问题。深化区域协同养老,改善区域人口结构。统筹新建小区配套养老设施建设移交,建设衙门口、北辛安托老所,推进社区养老驿站品牌化、连锁化、标准化运行,新增养老床位320余张,社区养老驿站达到45家。引入社会资本,积极争取集中式居家养老服务社区试点项目。综合利用长期护理保险、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等试点政策,加快家庭照护床位建设,家庭养老床位达到700张。到2025年,每千名常住人口养老床位数达到8.2张,进一步织密养老服务设施网。

  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深化国家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成果,推动养老机构服务向居家社区延伸,提高助餐、助浴、助洁、助行等服务质量,促进养老服务供给精准化、个性化。加快建设养老服务联合体,以街道为单位推进养老机构、社区养老驿站、养老服务供应商等有序联动、资源统筹,促进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发展。建好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持续推进养老信息机、智能手环等信息智能设备适配使用,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手段精准对接养老需求,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人才培养,开展多层次养老服务管理培训,打造一支具有职业资格水平的养老护理专业队伍。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推进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做好养老服务日常评估,提升养老机构运行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推进医养结合。深化“医康养护”综合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合作,鼓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高龄、失能老人提供上门巡诊、家庭病床、居家康复护理等服务。继续推进“北京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各级各类医院承办或托管养老机构,促进医养融合发展。推广“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探索发挥“中医+养老”服务特色,开展安宁疗护、社区护理站等试点,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

  发展老龄产业。推动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建设,建好康复辅具园区,完善线上租赁平台,建成两个“旗舰店”和60%社区覆盖“店中店”,优化服务中心建设,形成便民利民服务网络,提升康养结合水平,就近就便满足居民对康复辅助器具租赁需求。发展银发经济,加大老年健康、养老服务产业“放管服”改革力度,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等服务供给,培育养老新业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推进老年友好宜居环境建设,在街区更新、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等工作过程中积极融入适老化元素,建设老年友好城区。

  第七章 完善城市治理能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加快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倾注人文关怀,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推动城市治理向精治、共治、法治迈进,着力破解“大城市病”,保障城市安全高效运行。

  第一节 打造智慧城市

  强化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提升工业互联网基础保障能力,支持工业级硬件产品技术及产业化发展。大力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建设,实现5G网络全覆盖,开展5G网络商用,在无人物流、智能交通等领域构建商业化移动互联网生态,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根基。提升高速泛在的宽带网络覆盖率,实现家庭千兆接入能力和商务楼宇万兆接入能力全覆盖。完善物联网感知、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设施,促进技术、产业、网络和应用协同发展。

  加快推进城市智慧管理。完善“城市大脑”支撑平台建设,加强数据驱动的政务效能提升,打造区级大数据平台、政务云计算平台,提升资源使用能效。建设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强化对城市治理和运行态势即时的全景监测、智能分析、动态研判,实现统一指挥调度,提升政府管理能力,解决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发挥区属企业、院校资源技术优势、渠道优势,引进专业团队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持续深化窗口端、PC端、移动端、自助终端等多渠道入口的政务服务协同办理,实现自助终端重点区域全覆盖。

  深耕智慧化多领域应用。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技术在交通综合治理领域应用,研究推进智能化全自动立体停车设施等技术应用,持续推进停车电子收费改革、智慧安检体系建设,实施智能交通信号灯联网控制,推行公共交通一码通乘服务,医院、公园、景点、群众性活动等全面倡导网上预约,加强需求均衡调控。以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新首钢园区等为重点,加快5G示范园区建设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场景示范应用,设计配建智慧园区软硬件基础设施。提升智慧医疗服务水平,搭建分级诊疗应用,推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接入“城市大脑”,促进医疗卫生体系数据互联互通。实施“雪亮工程”,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智能化、网络化管理,有效提升智能安防水平。打造优质、高效、便捷、智能生活环境,实现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全覆盖。加强智慧消防建设,提高火灾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应用水平,提高消防安全自主管理能力。推进智慧生态、智慧文旅、智慧教育、智慧养老建设,扩大便民服务终端覆盖范围,形成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智能惠民服务体系。

  第二节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石景山

  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经济社会运行各类风险,稳步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推动“平安石景山”建设迈上新台阶。

  加强城市应急管理。健全城市建设、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排查常态长效机制和应急管理运行机制,构建“1+21+9+X”应急管理体系,深化跨区域联防联控合作。优化应急预案体系,加快组建地震、高空山岳、水域等专业救援队,提高应急救援队伍战斗力和各类灾害事故救援能力。加强风险防控管理和隐患源头治理,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加快构建灾害事故监测网格,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健全应急物资及管理调拨机制,规范应急仓库、应急物资调拨等全流程管理,保留重要应急物资、城市生活必需品等生产能力,完善应急物资供应保障网。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制度和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制度,全面开展各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分级分类管理安全风险,加强建筑施工、城市运行、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和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有效防范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4/百亿元以内。提高城市运行韧性,提升非常规突发重大事件应对能力,加强情景构建和推演,做好城市“抗压”能力测试,健全应急能力储备、生产能力储备、供应链协同储备机制。完善立体化社会消防防控体系,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逐步推行教育、民政、文旅、卫健等行业消防安全星级评价,强化火灾风险突出的重点场所、重点区域管控。落实“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方针,积极推进人民防空组织指挥体系、人员防护体系、重要经济目标防护体系、专业力量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完善重大活动常态化服务保障机制,深化信息化、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决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加强诉源治理,深化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构建以矛盾排查、信访化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为基础,以专业性、行业性、社会化调解为补充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优化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防范和降低个人极端事件社会风险,建立健全扫黑除恶长效常治机制,大力加强反恐防恐、禁毒等工作,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强化市场监管力度。深入贯彻落实质量提升行动,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针对婴幼儿食品、校园及周边等重点产品点位,以及网络食品交易、互联网销售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新兴业态,加强舆情监测、风险隐患排查和突发事件处置应对,持续开展城乡结合部食品安全整治和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强化生产经营全过程监管,扩大抽检覆盖面,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8.5%以上,药品抽验合格率达到99%以上。巩固特种设备定期检验专项整治工作成果,消除安全隐患。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守好疫苗、药品、危险化学品等领域安全和质量底线,加大制售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现和惩处力度。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预付卡管理,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货居奇等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保持物价稳定。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综合运用“冒烟指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科技手段,提升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水平,及时掌握各类风险。强化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协调处置涉嫌非法金融活动。加大金融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发挥信访维稳联动机制、金融风险处置机制、金融安全群防群控长效机制作用,切实维护区域金融秩序安全稳定。严格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安全风险应对能力,完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容灾备份、应急处理机制,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确保城市生命线网络节点和信息系统安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常态化舆情监测研判,开展网络治理专项行动,规范网络道德行为,弘扬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

  第三节 夯实城市基层治理基础

  全面加强党建引领。适应基层治理新特点和新规律,推动党建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落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1+N”制度体系,健全区、街、社区三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服务群众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大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向下延伸传导力度,提升主动履职意识和破解难题本领,发挥“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有力支撑作用,增强党在基层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

  构建多元共治城市治理格局。转变治理理念,创新治理模式,整合各方力量,广泛动员居民群众,调动区域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组织积极性,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基层治理格局。巩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和社区疫情防控成果,拓展石景山区“老街坊”品牌内涵,充分发挥“老街坊”议事厅作用,打造在北京市有代表性、开放包容的基层社会治理品牌,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提升街道社区服务管理水平。着力推进城市治理重心下移,切实向街道放权赋权,提升街道统筹协调能力、服务能力、管理能力和动员能力,加大对社区支持、指导和保障力度。优化网格化管理体系,将街巷长、“小巷管家”和网格员、协管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社区专员等基层力量统一“组团式”管理,建立以街道为主体、以网格为基本单元、以街巷长为统领的基层精细化管理体系。探索社区管理向科学管控、智慧管控转型,加快智慧社区建设,推动“吹哨报到”机制向社区治理深化,促进“接诉即办”“吹哨报到”工作机制有机融合。发挥街道社区直接面对居民、联系群众广泛、回应诉求快速的优势,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设“品质社区”,制定标准指标体系,开展常态评估认定,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完善激励和退出机制,提升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抓好两个“关键小事”。落实《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党建引领物业管理“三率”达到100%,健全区、街、社区三级物业管理机制;深化“首开经验”,总结推广“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区企协作模式,“资本运营、反哺物业”社会资本参与模式和“治理型”物业服务模式,探索建立“石景山模式”。落实《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强化垃圾总量控制,促进源头减量,控制垃圾增量,加强回收体系建设,倡导绿色环保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优化环卫场站及收运设施布局,推进密闭式清洁站规划建设与升级改造,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构建生活垃圾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体系。

  第四节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统筹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增强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强化对公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强化群众和社会监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健全规范性文件审查机制,推动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下沉。完善司法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机制,深化诉讼服务、审判服务、检察服务、公安“放管服”等改革,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动律师、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公证等重点行业领域发挥作用,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法治氛围。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更好发挥根本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优势和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作用,促进宗教和谐,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做好侨务和台港澳工作,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和新阶层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把各族各界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优化基层协商民主途径,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紧紧依靠全区人民推动全面深度转型、高端绿色发展。

  第八章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积极应对风险挑战,主动融入改革开放发展大局,以更深层次的改革和更高水平的开放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焕发高质量发展生机活力。

  第一节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聚焦简政放权,完善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持续“减事项”“减证明”“减环节”“减材料”,积极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告知承诺制,大幅精简各类重复审批、不必要审批。以推行社会投资项目承诺制为重点,深化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改革,全面实现受理、审批、办结“一站式”服务;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一照多址”,探索“证照联办”,推进并有序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

  实现高质量监管。坚持放管结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从“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变。提高监管执法规范性和透明度,持续完善并扩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信用监管,探索“互联网+信用监管”,强化各类基础数据库、市场监管系统、移动执法终端研发,提升监管效能。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严格规范监管执法行为,推行综合监管执法,健全监管规则和标准,探索创新监管模式,落实轻微违法行为容错制度。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拓展新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大力推进“不见面审批”,实现更多事项全程网办、全区通办和24小时自助办。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健全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动态管理制度,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全面提高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综合窗口”优势,从企业和群众“办成一件事”角度出发,提供多个关联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区政务服务中心和档案馆基本建成,区级各政务服务机构全面整合进驻,企业群众进“一门”可办理全部事项,实现政务服务集约化、便利化。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坚持区处两级领导走访服务企业制度,建立互动交流平台和线上服务机制,落实“服务管家”等制度,完善“服务包”常态化滚动更新机制,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营造“重商”“亲商”浓厚氛围。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建立常态化市场主体意见征集机制,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人民团体作用,及时听取市场主体诉求,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解决方案。优化企业服务热线,充分发挥“12345”服务热线作用,针对企业诉求和问题,提供政策咨询和诉求受理、办理、督办、反馈、回访、评价全链条服务。

  第二节 推进公有制经济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注重基于出资关系,注重国有资本整体功能,注重事中事后、分层分类,注重提高质量效益,坚持授权与监管相结合、放活与管好相统一,强化监督协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切实提高监管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积极稳妥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分层分类实施改革。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加大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力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构建与市场充分接轨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差异化的薪酬体系。

  推动集体经济改革。优化集体土地利用模式,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完善集体经济组织公司治理结构,以新项目建设为抓手促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探索以返还物业为载体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新模式,依法依规推进石景山区农工商总公司产权制度改革。

  第三节 深化社会领域改革

  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推动建立机制健全、权责清晰、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现代化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坚持以公益性为主导,完善区属公立医院和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贯彻落实“两个允许”要求,积极参与推进公立医院薪酬改革工作,在核定薪酬总量内,进一步规范内部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方法,建立健全激励运行机制。坚持“三医联动”,深化医药保障体制改革,落实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持续推动药品供给改革,加强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医疗保障管理与监督力度,建立部门间医保协调常态化工作机制,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行严密有力的基金监督检查,强化定点医药机构监管。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集团结构布局、治理结构、人事管理、人才培养机制等改革,提升集团化办学内涵质量,促进区域教育高品质发展。持续实施以学区为载体的招生制度改革,逐步扩大多校划片试点,推进小学多校对口直升,不断完善校额到校等优质学位资源分配机制,落实完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加快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教育评价改革,积极开展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和探索,推动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的区域现代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要求。

  推进文旅融合机制改革。深化文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优质数字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互联网+文旅”智慧化发展,全面推动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升级。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充分整合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力量,规范文旅行业企事业单位运营管理,提高监管能力和执法办案水平。深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持续推进文旅融合社会化运营试点探索。

  第四节 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深化国际交往。搭建国际交往功能平台,主动对接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国际高端资源,大力推动国际教育、国际医疗、国际会展、国际人才社区、高端酒店等设施建设,举办国际文化节庆活动、国际赛事,积极吸引国际组织落户。优化国际交往服务环境,提高因公出国(境)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APEC商务旅行卡宣传推介力度,为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高效服务;持续优化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规范重点涉外公共场所双语标识,提升窗口行业工作人员的外语服务能力和市民外语交流能力,提高城市国际化程度;完善涉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领事保护工作机制,持续健全涉外服务与管理体系,提高涉外管理规范化和法治化水平,提升涉外综合治理能力。深入开展各领域对外交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借助“一轴四园”产业功能区和北京侨梦苑、海外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国银行保险业国际高峰论坛、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科幻大会等载体,拓展经贸、科技、金融、文化、医疗、教育、体育等领域双向交流合作空间;发挥国际友城交往对国家交往的延展和补充作用,加强与国际友城、友好交流城市联系,深化友城合作。拓展与港澳地区交流合作。加强各领域民间对外交往。

  加强区域合作。落实“三保持”“四个不摘”要求,助力支援协作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进与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南水北调对口协作。以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为纽带,携手海淀区、门头沟区,统筹“三山五园”及古河道、古香道、古商道等资源,共同打造西山文化休闲旅游带;推动西南五区经济社会深度融合,联合门头沟区、丰台区、房山区、大兴区,研究打造永定河沿岸城市生态景观带和绿色经济发展带,充分彰显母亲河地位,最大程度释放永定河沿岸发展活力,促进首都全面协调发展。健全新首钢地区和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协调机制,研究加强与门头沟区一体规划、协同发展,推动重大基础设施两区共建,提升“三区一厂”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度,促进与中央单位、驻区部队、市属企业协同发展。

  第九章 保障措施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政府统筹调控能力,落实监督考评,最大程度激发全社会力量,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有效落实。

  第一节 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领导

  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做到令行禁止。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好干部标准,健全知事识人体系,以提高治理能力为重点,进一步优化结构功能。强化干部教育培养,提升适应新时代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健全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机制,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深化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施社区党组织书记“头雁培育”工程,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领域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建设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区。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促进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联动。坚持和完善监督体系,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第二节 做好规划实施保障

  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增强本规划的引导和约束功能,梳理各级各类规划关系,做好各专项规划与规划纲要对接,加强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石景山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衔接,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发挥好重大项目对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完善协调推进机制,规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带动一批重大项目,统筹建设时序,加快项目实施和投资落地。

  强化资金保障。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科学合理安排财政支出,区级财政性资金优先投向本规划确定的重大任务,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扩大投融资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规划建设,为规划实施和目标完成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第三节 落实规划监督考评

  严格监督评估。依法开展监督和评估,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按规定将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密切关注形势变化,积极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准备,需要对本规划进行调整时,应按照有关程序由区政府提出调整方案,报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完善对规划实施民主监督、群众监督、专项监督、舆论监督机制。

  完善考核评价。科学分解目标任务,明确部门职责,落实主体责任,加大绩效考核力度。依据规划总体安排,逐年落实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机制的引导激励作用,让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引导公众参与。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凝聚各方合力共同参与规划实施。建立沟通反馈机制,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社会各界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听取广大人民群众意见建议,形成全体市民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推进石景山区全面深度转型、高端绿色发展,任务繁重、前景光明。全区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委的直接领导下,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附件:1.“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2.名词解释



 附件:1.“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附件2

  名词解释

  (按在纲要中出现顺序)

  1.三道五区

  “三道”是指永定河古河道、京西古商道、西山古香道;“五区”是指八大处、模式口、永定河、首钢、八宝山五个文物集中分布区。

  2.“五横六纵”主干路系统

  “五横”是指永引渠南路、苹果园南路、八角北路、石景山路、锅炉厂南路;“六纵”是指高井规划一路、北辛安路、古城大街、杨庄东街、鲁谷东街、玉泉路。

  3.“七有”“五性”

  “七有”,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五性”,即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正性、安全性。

  4.四老四少

  “四老”是老旧小区、老房子、老厂区、老龄人口;“四少”是好学校少、好医院少、好文化设施少、好人才少。

  5.一核一城三带两区

  “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是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总体框架,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根基,以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为抓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文化产业发展引领区建设,奋力开创首都文化建设新局面。

  6.一核两轴多板块

  “一核两轴多板块”是指首都国际交往空间格局。“一核”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是保障国家政务和国事外交活动的首要承载区,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和中华文化魅力的金名片;“两轴”为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国际交往功能的集中承载区,是体现中华文化自信和大国首都形象气质的代表地区;“多板块”为前瞻保障新兴国际交往功能需要,拓展丰富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承载空间,发挥不同区域资源禀赋优势,构建多维度、全方位展现北京国际化大都市形象魅力的亮点板块。

  7.“两区”“三平台”

  “两区”是指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平台”是指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

  8.新型基础设施

  新型基础设施是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方面。

  9.R&D经费

  R&D经费是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是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包括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支出。

  10.第五立面

  第五立面是指从空中俯瞰到的城市上部空间的整体意象,即由屋顶、街道、开敞空间、自然风貌等要素构成的整体环境。

  11.一带两轴、三湿地六湖、七沟八渠

  “一带”是指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两轴”是指人民渠、永引渠;“三湿地”是指潭峪湿地、麻峪湿地、南大荒湿地;“六湖”是指莲石湖、西郊砂坑和首钢湖、南马厂水库、隆恩寺塘坝、拉拉湖;“七沟”是指隆恩寺沟、潭峪沟、黑石头沟、油库沟、高井沟、石府沟、八大处沟;“八渠”是指红电支渠、军福渠、石电退水渠、琅黄渠、北八渠、八宝渠、北干渠、南干渠。

  12.两线三区

  “两线”是指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三区”是指生态控制区、集中建设区、限制建设区。

  13.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14.三边十有

  “三边”是指将为老服务送到老年人的周边、身边和床边;“十有”是指智慧养老有数据、精准服务有平台、独居空巢有巡视、家庭照护有床位、照护技能有培训、居家服务有补贴、重度失能有保险、康复辅具有租赁、居家适老有改造、综合监管有制度。

  15.城市大脑

  城市大脑就是基于城市生命体理念,以系统科学为指引,将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数据(包括政务数据、企业数据、社会数据、互联网数据等)汇聚起来,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的平台型人工智能中枢。通过对城市进行全域的即时分析、指挥、调动、管理,从而实现对城市的精准分析、整体研判、协同指挥,帮助管理城市。

  16.“1+21+9+X”应急管理体系

  “1”是指区应急指挥中心,以“智慧应急平台”为中枢,形成全感知、全资源、全连接;“21”是指21个专项应急指挥部,研究解决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重大问题及重要事项,具体负责相关突发事件的指挥协调处置工作;“9”是指9个街道办事处;“X”是指应急物资、装备、队伍、专家、避难场所等应急保障能力资源要素。

  17.冒烟指数

  “冒烟指数”由综合合法性、非法集资特征词、收益率偏离、负面反馈指数、传播力这五个维度构建,通过机器学习对每个维度进行自我赋权。冒烟指数越高,说明越接近非法集资的特征,监管部门就可以及早监测预警,做到“打早打小”。

  18.党建引领物业管理“三率”

  党建引领物业管理“三率”是指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率、物业服务覆盖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率。

  19.三医联动

  “三医联动”是指卫生体制改革、医保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即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

  20.四个不摘

  “四个不摘”是指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