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吸引他们在京就业?
39岁的钱久永在去年迎来了一个职业转变。
这个来自密云区高岭镇大屯村的农民,之前一直没有固定工作,在矿上开过大车,当过修理工,但从去年10月开始,他穿上环卫工服,成了一名环卫工人,负责开环卫清扫车。
钱久永是从村委会那里得知海淀环卫需要50人开环卫清扫车的消息,工资还不少。
钱久永拥有A2驾驶证,操作清扫车上手很快。他们经过3个月的培训后,就开始独立作业。“一天基本三班倒,每天工作6个多小时。”钱久永说,在海淀,环卫中心给他们提供了宿舍,每个月只收100块钱。食堂也比外面便宜很多,大概每天25块钱以内就能解决。
“我有一个孩子要上初二了,妻子在家照顾孩子上学,家里只有我出来挣钱,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也卖不动力气了,稳定很重要。”钱久永说。
从海淀环卫中心了解到,他们在招聘了第一批50名农民进入环卫队伍后,于去年底又启动了第二批招聘,从密云区招聘205名农民。
保障农村地区劳动力就业是北京在做的一件实事。截至2017年底,共有1200余名农村地区劳动力到城市公共服务类岗位实现就业和转移就业。
除了环卫岗位,公交集团也吸收了不少农民转移劳动力。从市公交集团了解到,去年10月,由两家保安公司分别提供100名乘务管理员就业岗位,用于解决延庆、密云两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目前,实际上岗200人,密云、延庆各100人。
今年,北京还将在城市公共服务类岗位安置本市10000名农村地区劳动力就业,包括公交、地铁、环卫、园林绿化、市政市容、铁路护路联防、公共物业管理、给水排水、邮政、保安辅警等城市公共服务类岗位,试点区域也拓展到了门头沟、房山、昌平、大兴、通州、怀柔、平谷等区。
不仅是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北京上半年加大城乡困难人群和地区就业帮扶,通过精细化帮扶、公益性托底安置等措施,促进城乡困难人员就业7.0万人。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与创业研究室副主任陈云长期监测北京的就业形势,在他看来,虽然外部形势不确定,但是北京就业形势依然稳定,伴随着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的建设,北京的经济结构在调整,就业结构也在优化。而北京的创业环境,尤其是高新技术创业,北京给予了非常宽松的政策,吸引了高新技术人才创业。
上半年,北京企业的用人需求更加旺盛。根据某网络招聘平台数据分析,仅2018年一季度就有7.5万单位通过网络平台在京提出招聘需求594.8万人次,有355.4万人次在线提出在京求职要求,求人倍率1.67,劳动力供不应求。
供需市场这么旺盛,哪个领域就业吸引力最大呢?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赵卫华分析,近几年,大学生、研究生等高学历从业人员的比重不断上升。这部分人主要流入了新兴商业服务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金融服务、房地产、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
这个趋势和北京经济发展吻合,今年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2%,其中金融、信息和科技服务等优势行业增加值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58.6%。特别是占GDP比重11%的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8.3%,直接拉动GDP增长2个百分点。
对于一些创业的人来说,北京也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今年上半年,北京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意见的通知》,紧密结合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新业态发展需求,将现有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向新就业形态开放,进一步扩大自谋职业社会保险补贴、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覆盖人群范围,制定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外迁岗位补贴、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补贴等促进就业措施,具有首都特色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在一系列举措的导引下,北京上半年的劳动就业局势基本稳定。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20.4万人,促进登记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就业9.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47%,继续控制在较低水平。
就业稳定了,收入也上来了。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79元,同比增长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