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改之声

工作动态

迈好开局第一步 十大工作新、高、实

日期:2021-01-24 来源:北京青年报

报告解读——开局气象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如何迈好开局之年第一步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昨天,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在报告政府工作时明确指出,要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纵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开局之年十个方面的工作安排,凸显出北京新发展格局中“新”“高”“实”三大特色。

数字经济最抢眼

构筑发展“新优势”

今年《报告》安排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强化创新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更大力度推动“三城一区”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都将成为北京开局之年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特别是今年北京将全力做好中关村、昌平、怀柔等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力争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生命科技等最新、最前沿的领域都要突破核心“卡脖子”技术,切实增强科技战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数字经济”无疑将成为今年两会上的热词。抓住了数字,就是抓住了北京的未来。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今年工作安排的重中之重。《报告》中明确提到,坚持以数字经济为先导,深入实施“五新”政策,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那么“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到底该在哪些方面发力呢?《报告》勾勒出四个途径:一是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以数字化引领高精尖产业发展;三是以供给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四是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这四个通向“数字之城”的新途径,其间的布局安排也非常具体,例如在第一个途径中,具体到建设千兆固网、IPv6,新增5G基站6000个;建设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数字基础设施;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组建国际大数据交易所。

在第三个路径中,具体到优化布局免税店、完成22个传统商圈改造提升、持续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首发等等。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关于第四个路径建设智慧城市,《报告》特别提出要布局“全域应用场景”,这实际上是数字社会的一体化概念;《报告》还用“泛在有序的城市感知体系”生动描绘了数字经济的广泛性和可持续性。

制度型开放更高水平

协同发展再升级

和发展数字经济紧密相连的是高标准推动“两区”建设,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所谓“两区”是指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后者又包括科技创新、国际商务服务、高端产业三个片区。《报告》强调,“两区”建设是北京的重大机遇,即在国家“双循环”的新格局中展现首都担当和主动作为。

纵观《报告》,所谓“高”的特色,表现在“两区”建设上,就是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包括一系列外贸投资服务体系建设以及金融业的开放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如在对外开放方面,今年将全面落实“两区”251项开放改革举措,开展跨境数据流动试点、推动大兴机场综保区一期封关运行;金融业开放方面,将推进数字货币试点、完成“监管沙箱”实施机制、加快设立金融法院等;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深化全程网办和全城通办等等。

京津冀协同发展今年也将再升级。一是疏整促升级,强化系统观念,一体化推进功能疏解、综合治理和优化升级。二是每年投入千亿以上高质量建设城市副中心;三是城市副中心与雄安“两翼”联动,推动协同发展提上更高的水平。

做好首都文化大文章

民生改善见实效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工作安排的许多方面既细且实。

关于“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报告》在2021年的开篇安排便“聚焦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要历史结点”。同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全篇,对加强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公民道德建设作出具体安排,与此同时,对于如何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包括建设“博物馆之城”“书香北京”等等也都做了部署,这些实际上是城市文化底蕴的一种外显,也是文化惠民的内核。

今年,对于民生的安排,可谓拉近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就医方面,要更多依靠基层转诊;养老方面,要统筹社区各类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出行安全健康方面,实现地铁、火车站、学校自动体外除颤器全覆盖,提高市民自救互救能力。特别是在常态化防控方面,结合一段时间以来疫情暴发点位和防控经验,《报告》对于进口冷链食品、空间密闭场所,都提出了高度防范及监测预警的要求。

凡此种种,《报告》用“持续改善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更好共享发展成果”一句概括,可谓凸显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城市治理理念。

开局之年,首都发展踏出的每一步,都是一种新气象。今年《报告》特别引人关注的一点创新还在于《报告附件》中附上了两份清单,即“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清单”与“2021年重点任务清单”,更为开局之年的发展与政府工作做了生动而厚重的注脚。

内存

今年报告十大方面工作

(一)强化创新核心地位  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二)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  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三)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四)坚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

(五)深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  切实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七)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

(八)持续改善生活品质  让人民群众更好共享发展成果

(九)牢牢守住发展安全底线  确保首都和谐稳定

(十)持之以恒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全面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

报告解读

亮点

北京首个数字货币

应用场景“落地”丰台丽泽

报告原文:加快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数字货币试点应用。——《政府工作报告》

解读:2020年12月29日,北京市首个央行数字货币应用场景在丰台丽泽落地。丽泽桥西的金唐大厦,一家名为漫猫咖啡的咖啡店内启动了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测试,获得授权的消费者可以用数字人民币钱包支付购买各类商品。

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支持可控匿名。

获得授权的消费者下载数字人民币钱包后,就能用数字货币了。支付时,不仅能“扫一扫”,还能“碰一碰”。除和微信、支付宝类似的扫描支付外,还可以离线支付。

作为本市首个数字货币应用场景试点的落户地,丽泽商务区也是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在地。数字货币技术应用将作为丽泽商务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商务区将依托数字货币研究所,积极推动数字货币、智能保险等改革试验与测试应用落地,打造金融科技创新发展高地。丽泽商务区还计划建设数字金融科技产业园,拓展特色金融科技应用场景。文/本报记者  蒲长廷

自动体外除颤器

地铁站明年年底全覆盖

报告原文:实现地铁站、火车站、学校自动体外除颤器全覆盖,做好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市民自救互救能力。——《政府工作报告》

解读:从去年10月27日开始,北京市启动轨道交通车站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以下简称AED)工作。AED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异常心律并给予电击除颤的急救设备,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成功率远高于徒手心肺复苏。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心脏骤停危及生命事件时,在救命的“黄金四分钟”内,正确使用AED和实施心肺复苏,能极大地提高院前急救效果,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害的目的。

据北京地铁介绍,去年10月27日完成地铁1号线22座车站AED设备的配置。去年12月3日,完成了2号线、13号线35座车站的配置。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地铁已配置58台AED设备。

据京港地铁介绍,截至目前,京港地铁共计40座车站配置有AED,为保障乘客的安全,在每条线路开通前,京港地铁就组织相关岗位的车站一线员工参加北京急救中心、北京市红十字会等机构的急救培训,在线路开通后也会持续进行复训,并组织新入职或晋升到相关岗位的员工进行急救培训。据北京市交通委介绍,2022年年底实现所有轨道交通车站AED设备全覆盖。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5号院

电话:010-55590088

邮编:101160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北京发改政务掌上办
主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网站标识码:1100000011京ICP备0508492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12号